[實用新型]一種電子煙的電池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6547.3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38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秋明 |
| 主分類號: | H01M2/30 | 分類號: | H01M2/30;H01M4/02;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 電池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子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子煙的電池組件。
背景技術
電子煙是一種香煙的替代品,又名虛擬香煙、電子香煙,主要用于戒煙和替代香煙。它有著與香煙一樣的外觀、與香煙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煙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煙一樣能吸出煙、吸出味道跟感覺來。并且沒有香煙中的焦油、懸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也沒有彌漫或繚繞的二手煙,不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電子煙包括連接在一起的霧化組件20和電池組件10,如圖1所示,電子煙的電池11設置在電池組件10內,所述電池組件的遠離所述霧化組件20的端部13設置有端蓋,為了可重復使用的方便,電池可選用可充電池11。可充電池11的電量耗盡后需要將可充電電池11取出后進行充電,需要頻繁取出裝入可充電池11或者拆卸霧化組件20和電池組件10,通過電池組件10的與所述霧化組件20相連的一端進行充電,使用起來較為不便,且經常拆卸霧化組件20和電池組件10容易導致霧化組件20和電池組件10之間因松動而使電連接不可靠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電子煙的電池組件,其解決充電時需要將可充電池取出進行充電而造成的使用不便及因松動而使電連接不可靠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現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種電子煙的電池組件,用于與霧化組件組合形成電子煙,包括:
電池桿主體(10),包括可充電池(11)及用于控制所述可充電池(11)充電及放電的控制模塊(12);
充電電極(30),設置在所述電池桿主體(10)的端部(13),并電連接至所述控制模塊(12),用于向所述可充電池(11)輸入電能;
所述充電電極(30)包括:
外電極(31),設置在所述端部(13),位于所述端部(13)的內側,并與所述電池桿主體(10)固定連接;
電極支架(32),為絕緣材料,設置在所述外電極(31)的內側,并與所述外電極(31)的內側固定連接;
內電極(33),設置在所述電極支架(32)內側,所述內電極(33)的外側與所述電極支架(32)滑動連接;
所述內電極(33)的端面呈球冠形并位于所述電池桿主體(10)的端部(13)的端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外電極(31)為環形。
進一步地,所述外電極(31)的周面上設置有卡持在所述電池桿主體(10)的端面上的卡持部(311)。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電極(30)的外端面呈球冠形。
進一步地,所述電極支架(32)的內壁面上設置有能夠與所述內電極(33)相抵持以阻止所述內電極(33)陷入所述電池桿主體(10)內的第一限位部(321);
或/和,
所述內電極(33)的外側設置有能夠與所述電極支架(32)相抵持以阻止所述內電極(33)從所述電極支架(32)向遠離所述電池桿主體(10)方向滑落的第二限位部(333)。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電極(30)還包括抵持在所述內電極(33)上以使所述內電極(33)能夠沿電池桿主體(10)的軸向彈性伸縮的彈性件。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電極(30)還包括與所述外電極(31)插接相連的固定板(35),所述彈性件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內電極(33)上,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固定板(35)上。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34),所述內電極(33)通過彈簧(34)與所述控制模塊(12)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內電極(33)設置有突起部(331);
所述彈簧(34)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突起部(331)的周圍。
進一步地,所述內電極(33)設置有凹陷部(332);
所述彈簧(34)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凹陷部(332)內。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提供的電子煙的電池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電池組件端部的充電電極,充電電極與電池組件的可充電池通過控制模塊相連接,當需要對可充電池進行充電時,只需將充電電極與外部充電器的電能輸出端相連接即可對可充電池進行充電,無需將可充電池取出及拆卸電池組件和霧化組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即能夠解決現有的電子煙拆裝可充電池進行充電不方便及因松動而使電連接不可靠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秋明,未經劉秋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65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