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立式小麥調質、加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5356.5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05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春;楊磊;李孟紅;吳成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格德格瑞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B1/08 | 分類號: | B02B1/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119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式 小麥 加水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小麥加工設備,尤其是涉及立式小麥調質、加水設備。
背景技術
小麥原料水分調節又稱調質,通過水分調節使小麥中的游離水增加以后,小麥的皮層韌性增強,使得胚乳中淀粉顆粒的結構變得疏松,結構力這種變化將對研磨篩分十分有利,小麥及胚乳的結構力下降將有利于研磨,胚乳易破碎且動耗低,皮層不容易破碎混入面粉。因此,對小麥原料進行水分調節后,面粉的色澤、質量得到改善,出粉率較高。目前,用于小麥調質、加水設備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為:小麥原料水分調節均勻性較差、工作效率較低;2、水分調節過程中,小麥原料表面的雜質、脫落的麩皮不能夠及時清除而隨著調質后的小麥進入下一道工序,降低了調質后小麥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小麥調質、加水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立式小麥調質、加水設備,包括機座,設置在所述機座上的調質筒,設置在所述調質筒內由動力源驅動的攪拌輸送軸;所述調質筒垂直向上設置在基座上,調質筒由上開口結構的內筒和間隙套裝其上部的外筒構成;所述外筒的頂部開設有抽風口,外筒的下部側壁設有出料口;所述攪拌輸送軸垂直向上設置在所述內筒內;位于攪拌輸送軸下部的葉片為滿面式扇形葉片,位于攪拌輸送軸上部的葉片為高強度耐磨材料制成的槳葉式葉片,所述槳葉式葉片成40°~45°布置;內筒的下部側壁設有進料口和注水口,所述進料口內設有進料調節板、進料流量檢測傳感器和水分檢測傳感器。
在所述外筒側壁上設有檢修門。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實現小麥原料水分調節均勻,調質后的小麥原料純凈度高、品質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立式小麥調質、加水設備,包括機座1,設置在所述機座1上的調質筒和電動機14,所述調質筒內設置有由電動機14驅動的攪拌輸送軸2;所述調質筒垂直向上設置在基座1上,調質筒由上開口結構的內筒3和間隙套裝其上部的外筒4構成;所述外筒4的頂部開設有與抽風機進風口相連通的抽風口5,外筒4的下部側壁設有出料口6;所述攪拌輸送軸2垂直向上設置在所述內筒3內,其頂端延伸出內筒3的上開口并通過軸承體15固定;位于攪拌輸送軸2下部的葉片為滿面式扇形葉片7,位于攪拌輸送軸2上部的葉片為高強度耐磨材料制成的槳葉式葉片8,所述槳葉式葉片8成45°布置,當然,槳葉式葉片8的布置角度也可根據產量進行調整;內筒3的下部側壁設有進料口9和注水口10,所述進料口9內設有進料流量調節板11、進料流量檢測傳感器和水分檢測傳感器,用于調節進入內筒3的小麥流量和檢測著水后小麥的水分含量。為便于日常維護,在外筒4側壁上設有檢修門13。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簡述如下:
工作時,由電動機14通過三角皮帶帶動主軸帶輪12、攪拌輸送軸2旋轉,小麥從進料口9進入,同時通過注水口10對小麥流層進行噴水,著水后的小麥流層按切線方向進入內筒3內腔底部。在攪拌輸送軸2旋轉帶動下,位于內筒3下部的滿面式扇形葉片7對小麥進行初次攪拌,此時小麥在推進過程中了生離心力和自轉運動,推動小麥涌向內筒3上部并在槳葉式葉片8力攪拌下使小麥顆粒著水均勻,同時小麥表皮輕度摩擦,起到了“清理”小麥的作用,改善了調質后小麥的品質。著水后的小麥在涌出內筒3上開口后均勻通過外筒4與內筒3側壁之間的間隙下落出料口6處,經摩擦后除掉的小麥表皮則通過外筒4頂部開設的抽風口5排出。滿面式扇形葉片7、槳葉式葉片8均通過螺栓分別固定連接在攪拌輸送軸2上形成一定的螺旋角度,使小麥物料在受葉片攪拌的同時,又在螺旋推力的作用下逐步向頂部推進,因此不會出現小麥物料流動不暢甚至堵塞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格德格瑞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格德格瑞機械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53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