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單元監護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5030.2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30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匯智達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145 | 分類號: | A61B5/145;A61B5/0205;A61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元 監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血氧儀,尤其為一種根據各波長的透光率波形計算人體脈搏及氧和血紅蛋白比率的血氧儀。
背景技術
傳統的醫療用監護儀大部分是一臺整體式的監護儀,其內部集成了生理參數測量的電路模塊,人體生理參數或傳感器采集人體的審理參數,然后在監護儀顯示屏上顯示波形和數據。這種傳統的監護儀存在配置不靈活,一般只存在一個監護單元,監護功能單一,監測復雜病人顯得功能匱乏;也不能同時對多個病人進行監護,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于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單元監護儀,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監護單元少,監護功能單一,無法多個病人進行監護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單元監護儀,包括監護儀計算機、控制測量單元對人體進行生理參數測量的監護儀測量單元、控制充氣泵充放氣的監護儀防血栓單元、對按摩腳套和按摩腿套進行充放氣的充氣泵以及檢測按摩工具內的氣壓數據的壓力傳感器;
所述的監護儀計算機與監護儀測量單元數據連接;監護儀計算機還與監護儀防血栓單元數據連接;監護儀防血栓單元與充氣泵數據連接;充氣泵與壓力傳感器數據連接;
所述的壓力傳感器還與監護儀計算機數據連接。
較佳地,所述的充氣泵通過開閉電磁閥控制其充放氣。
較佳地,所述的監護儀測量單元是血壓儀或血氧儀。
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多單元監護儀由多個監護單元集成到一臺監護儀來實現,實現了多功能一體機,能同時對多種生理參數進行檢測,也可同時對多個病人進行生理參數的檢測,提高了監護的效率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對人體的生理參數的檢測更加快速、靈敏、準確。
附圖說明
圖1繪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單元監護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單元監護儀的原理框圖;
圖3繪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單元監護儀的工作方法步驟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單元監護儀,包括監護儀計算機1、控制測量單元對人體進行生理參數測量的監護儀測量單元2、控制充氣泵31充放氣的監護儀防血栓單元3、對按摩腳套4和按摩腿套5進行充放氣的充氣泵31以及檢測按摩工具內的氣壓數據的壓力傳感器32;
所述的監護儀計算機1與監護儀測量單元2數據連接;監護儀計算機1還與監護儀防血栓單元3數據連接;監護儀防血栓單元3與充氣泵31數據連接;充氣泵31與壓力傳感器32數據連接;
所述的壓力傳感器32還與監護儀計算機1數據連接,壓力傳感器32將氣壓的數據值反饋給計算機/單片機1,達到對按摩器具內氣壓適時監控,同時計算機/單片機1間接的控制充氣泵31以一定的壓力、周期,充放氣。
所述的充氣泵31通過開閉電磁閥控制其充放氣。
所述的監護儀測量單元2是血氧儀。
初始化把變量賦為默認值,把各組件設為默認狀態,準備好各使用設備。
參照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單元監護儀的工作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按摩腳套4和按摩腿套5套在人體適當部位;
步驟二:監護儀測量單元2對人體進行生理參數測量;監護儀防血栓單元3控制充氣泵31充放氣;
步驟三:充氣泵31對按摩腳套4和按摩腿套5進行充放氣;
步驟四:壓力傳感器32對按摩器具內氣壓適時監控,并將氣壓的數據值反饋給計算機/單片機1;
步驟五:計算機/單片機1間接的控制充氣泵31以一定的壓力、周期,充放氣。
本實用新型具體應用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匯智達儀器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匯智達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50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