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帶插扣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4344.0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47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余俊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文仲;余俊均 |
| 主分類號: | A44B11/25 | 分類號: | A44B11/2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常躍英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帶插扣,特別是一種具有可拆卸結構方便安裝的安全帶插扣。
背景技術
情況一:現今安全帶的插扣由安全帶織物通過安全帶插扣上面的鎖緊結構固定,一般不能隨便拆卸,甚至有些設計要將整個安全帶拆卸以后才可以取下來,如果安全帶插扣由于一些原因損壞以后,車主需要自己更換的話,因為當初車輛生產企業的設計并未顧慮到這個原因,造成車主更換安全帶插扣都需要到汽修廠更換,非常不方便。
情況二:汽車在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包括汽車短路、外來強大的水壓、汽車電池突然缺電等原因,車門會被鎖死,無法打開,萬一又碰上車內火災或者外來洪水等意外情況,在這萬分火急、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車內人員急需要逃生出去,但是當事人在此時刻多數神智慌亂,一時很難在短時間里在車內找到擊破汽車玻璃的工具,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媒體也曾多次報導因事故車輛開入大江或湖里導致司機以及乘客死亡的案件,而且車內放置逃生工具會占用汽車室內有限的空間,車主對于此類隱患意識薄弱,經常直接省略掉這類逃生工具,造成在事故出現以后發生嚴重的后果。
因此,對于設計出一種能夠解決傳統安全帶插扣不易拆裝,以及如何使其在危機時刻能夠起到作用的安全帶插扣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易拆裝。并且能夠作為逃生工具使用的鎖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安全帶插扣,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安全帶插扣,包括插銷和滑動部,以及與之配合的鎖扣,所述滑動部包括使安全帶織物滑動的安全帶槽,所述安全帶槽與滑動部外邊框之間設有拆裝槽,以及固定并封鎖拆裝槽的左、右夾片,所述左、右夾片與滑動部之間具有相對應的固定通孔,并通過固定件連接固定通孔固定在滑動部上。
具體的,所述左、右夾片的寬度與滑動部外框寬度相同。
更優的,所述左、右夾片的固定件為螺釘。
具體的,所述插銷前端包括用于方便在危險時擊碎車輛玻璃的撞擊頭,所述撞擊頭與插銷前端相連。
更優的,所述撞擊頭為圓錐形或者三角形。
更優的,所述插扣夾片外層鍍有保護夾片和滑動部的金屬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增加了拆裝槽以及左、右夾片,只需將其拆開便可方便地對安全帶插扣在安全帶織物上進行拆裝,簡單、有效地解決了傳統安全帶插扣難以通過一般沒有相關裝置拆卸經驗的車主進行安裝的問題;
2、??通過插扣前端增加撞擊部,使得車主在突發危急情況下,能夠利用撞擊部撞碎車窗進行逃生,有效解決了車內沒有逃生工具的現狀,更好地保護人身安全,而且此設計不占用車內空間,美觀實用;
3、??此插扣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易進行大規模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全帶插扣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全帶插扣的夾片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全帶插扣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安全帶插扣包括前部的插銷1和后部的滑動部2,以及與之配合的鎖扣,所述滑動部2包括使安全帶織物滑動的安全帶槽3,該安全帶槽3呈長條型,用于將安全帶織物穿過該安全帶槽3,并在之上滑動。
該安全帶槽3與滑動部2上端外邊框之間通有一條垂直的拆裝槽4,該拆裝槽4連通安全帶槽3與安全帶插扣外部,安全帶織物可以通過該拆裝槽4方便的進出安全帶槽3。
如圖2-3所示在安全帶安全帶槽3上部設有固定并可以封鎖拆裝槽的左、右夾片7、8,所述左、右夾片7、8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滑動部2上端,使得安全帶插扣在夾片7、8固定在滑動部2上端的情況下,安全帶槽3中的安全帶織物不能通過拆裝槽4進出安全帶插扣,起到固定安全帶織物于安全帶槽3的作用。
該夾片7、8的長度與安全帶插扣的滑動部2長度相同,并通過固定件夾緊固定于其上,該固定件可以是鎖銷,也可以是螺釘,或者是其他能將左、右夾片7、8固定于滑動部2的機械部件,本實用新型優選方案的是螺釘,穿過左、右夾片與滑動部相對應的固定通孔5,并結合螺母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文仲;余俊均,未經陳文仲;余俊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43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層立體磨盤庫磨盤更換機構
- 下一篇:系繩扣具之松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