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握后轉動式漁線輪剎車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3799.0 | 申請日: | 2014-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52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書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書勤 |
| 主分類號: | A01K89/02 | 分類號: | A01K8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陽市南***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握后 轉動 式漁線輪 剎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握后轉動式漁線輪剎車結構。
背景技術
如申請號為CN201110239949.3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漁線輪的剎車結構,該漁線輪的剎車結構剎車摩擦力較好,但操作極為不方便,尤其操作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收放線的操控手感較差,具體操控力度不好掌握,因此不便于實際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握后轉動式漁線輪剎車結構,該手握后轉動式漁線輪剎車結構通過主軸連通線輪、后搖把和后剎車塊的結構設置,更加便于手掌、手指以適當握捏的方式控制放線立竿和均勻收放線,操控手感極佳。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手握后轉動式漁線輪剎車結構,包括主體、拋線架、線輪、主軸、后剎車塊、搖把;所述主體、拋線架、線輪由下至上依次連接安裝,搖把設置于主體側面機械控制拋線架轉動;所述主軸穿過主體連接于線輪底部,可隨線輪轉動而轉動;所述后剎車塊設置在主軸上低于主體的位置。
還包括后搖把,后搖把固定設置在主軸底端。
所述后剎車塊為膠帶纏繞、膠圈套裝、齒輪套裝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保留原漁線輪排線均勻、投竿出線順暢、機械剎車有效的基礎上,更加便于手掌、手指以適當握捏的方式控制放線立竿和均勻收放線,有效避免了漁線輪剎車調整不便的缺點,尤其操控手感極佳,更有利于有經驗的釣魚人員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2-拋線架,3-線輪,4-連接塊,5-主軸,6-后剎車塊,7-搖把,8-后搖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所示的一種手握后轉動式漁線輪剎車結構,包括主體1、拋線架2、線輪3、主軸5、后剎車塊6、搖把7;所述主體1、拋線架2、線輪3由下至上依次連接安裝,搖把設置于主體側面機械控制拋線架2轉動;所述主軸5穿過主體1連接于線輪3底部,可隨線輪3轉動而轉動;所述后剎車塊6設置在主軸5上低于主體1的位置。
還包括后搖把8,后搖把8固定設置在主軸5底端。
所述后剎車塊6為膠帶纏繞、膠圈套裝、齒輪套裝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
使用時,當魚上鉤后,在魚還在水中,操作者需要操作魚竿和魚周璇時,通過手握后剎車塊6控制主軸5的轉動,從而可以控制線輪3的轉動,以此實現對收放線的靈活操作,并且由于手握控制,因此在控制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感知魚在水中拉扯線的力度,從而根據操作者的經驗能極大的提高對上鉤的魚的操控力度。
后剎車塊6的設置在于,用膠帶纏繞或膠圈套裝的方式便于操作者直接手握,而在一些特別情況下也可以齒輪套裝的方式,用齒輪傳動實現操作者直接在連接塊4所固定的魚竿上手握對線輪3進行控制,顯然此處所述齒輪傳動的方式可以有任意多種選擇。
后搖把8的設置在于,由此增加一種對線輪3收放線的操作方式,能極大的便于收放線操作,尤其是便于在魚尚在掙扎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收線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書勤,未經劉書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37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流式滅蚊器
- 下一篇:一種自動清掃垃圾的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