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式握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2610.6 | 申請日: | 2014-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30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柳夕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輕工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3/16 | 分類號: | A63B23/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華俊 |
| 地址: | 23002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握力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握力器。
背景技術
握力器根據人的手形而設計,使用時分單手,雙手,上握,下握,雙夾等不同的鍛煉方法。握力器具有體積小而輕,攜帶方便,使用時不受任何限制,隨時可鍛煉您的手勁,緩解疲勞,使用肌肉結實,強壯肌肉,增強血液循環,長期使用,對預防風濕關節炎等有幫助,是鍛煉健身的必備小型器械。
在現有技術中,一套握力器包括多個尺寸規格不同的環形握力圈。但是每個環形握力圈都是獨立的,各個環形握力圈之間不能相互嵌套。因此,每個握力圈的握力都是固定的,握力圈的握力無法調整。當使用者需要調整鍛煉力度的時候,只能更換尺寸規格較大的握力圈,不具備可調整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組合式握力器,以使得單個的握力圈之間可以相互組合進而調整鍛煉力度。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組合式握力器,其結構特點是,包括多個外環握力圈和一個內環握力圈;尺寸規格最大的外環握力圈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向外凸出的硅膠顆粒;所述外環握力圈和內環握力圈均是由硅膠制成;所述外環握力圈的內周面上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多個外環握力圈和所述內環握力圈能夠相互嵌套,構成組合式握力器;所述環形凹槽的橫斷面呈C字形。
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握力器的結構特點也在于:
所述內環握力圈的斷面為圓形。
所述內環握力圈的斷面為橢圓形。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的握力器,都是采用硅膠制成,手感好,外環的內周的凹槽可以嵌入較小尺寸規格的握力圈,能夠形成多環嵌套結構,構成一個握力能夠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的組合式握力器。這種嵌套式的組合式握力器,結構簡單,嵌套實現容易,便于各種人群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握力器,具有可根據要求調整握力器的握力、嵌套實現容易、便于各種人群使用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握力器的尺寸最大的外環握力圈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式握力器的一個尺寸較小的外環握力圈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握力器的一個內環握力圈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握力器的組合后的示意圖。
圖1~圖4中標記:1外環握力圈,2內環握力圈,3硅膠顆粒,4環形凹槽。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圖4,組合式握力器,其包括多個外環握力圈1和一個內環握力圈2;尺寸規格最大的外環握力圈1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向外凸出的硅膠顆粒3;所述外環握力圈1和內環握力圈2均是由硅膠制成;所述外環握力圈1的內周面上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4;多個外環握力圈1和所述內環握力圈2能夠相互嵌套,構成組合式握力器;所述環形凹槽4的橫斷面呈C字形。
所述內環握力圈2的斷面為圓形。
所述內環握力圈2的斷面為橢圓形。
如圖1,本實用新型的握力器是可組合式的,其適用于各種人群,包括初練者、健將、女性和孩子等。各種不同人群的手的握力不同,有些人希望剛開始鍛煉時握力小一些,以免受傷;一般初練者會采用一個小環或一個單環鍛煉。隨著鍛煉的進行,使用者希望能夠調整鍛煉的力度。此時,可將大環與小環之間相互嵌套,從而可調整握力器的鍛煉力度,滿足不同人群的鍛煉需要。本實用新型的握力器,都是采用硅膠制成,手感好,外環的內周的凹槽可以嵌入較小尺寸規格的握力圈,能夠形成多環嵌套結構,構成一個握力能夠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的組合式握力器。這種嵌套式的組合式握力器,結構簡單,嵌套實現容易,便于各種人群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輕工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輕工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26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助動推桿的氣壓軟支臂結構
- 下一篇:一種雙翼式俯臥撐健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