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圈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1791.0 | 申請日: | 2014-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89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呂祖文;梁海清;邱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9/06 | 分類號: | G03B9/06;G03B11/0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謝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圈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圈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照相機領域,對于已經制造好的鏡頭,我們不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所以我們增加了光圈系統,光圈系統控制的主要參數是曝光量,曝光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在光線明亮的白天,我們希望接收的光線要少一些;而在光線較少的夜晚,我們希望收集到更多的光線,這個時候光圈結構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控制通向相機鏡頭的光線面積的大小,而傳統的光圈是由兩個葉片組成,在光圈變化時,光圈面積不是均勻的變化,也不是在一個可控制的狀態,在數字化的相機系統中逐漸變得不適用。
現市場上大部分光圈都是采用電磁閥加上霍爾元件進行控制,控制難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光圈調節裝置,該光圈調節裝置具備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全透光譜濾光片自動切換功能,光圈在任何時候都接近于一個圓,而且光圈的面積大小處于一種可控的狀態,光圈面積大小均勻變化調節曝光量的大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光圈調節裝置,包括安裝底板,在所述安裝底板上安裝有電機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機一側的電磁閥組件,在所述安裝底板板面上設置有圓形窗口,在所述安裝底板內側面沿著所述圓形窗口外圓周設置有凸臺,在所述安裝底板內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圓周陣列分布的凸柱,在所述凸臺上安裝有轉盤,在所述轉盤上設置有與所述圓形窗口相通的轉盤通孔、在所述轉盤圓環面上設置有多個撥柱,在所述轉盤外圓周上設置有撥叉,在所述撥叉上設有撥齒,在所述撥齒一側設有與所述撥齒配合驅動所述轉盤轉動的傳動裝置,所述電機帶動所述傳動裝置動作,每個所述凸柱上安裝有能繞所述凸柱轉動用于控制照相機曝光量的葉片,在所述葉片的葉面上設置有供所述撥柱卡入并帶動所述葉片轉動的弧形孔,多個所述葉片的內側邊圍成面積大小可隨所述葉片轉動而改變的光圈,在所述葉片上方設置有隔板,在所述隔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圓形窗口相通的隔板窗口,在所述隔板上設置有滑動片,在所述滑動片上設置有與所述隔板窗口相通的滑動片窗口,在所述滑動片窗口上設置有可隨電磁閥組件驅動而在隔板窗口切換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全透光譜濾光片,在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全透光譜濾光片上方罩設有蓋體。
如上所述傳動裝置為與所述電機軸伸端連接的齒輪組,所述齒輪組的齒輪與所述撥叉上的撥齒相嚙合。
在如上所述轉盤的撥叉上設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轉盤轉動角度的弧形限位孔,在所述弧形限位孔內卡入有設置于所述安裝底板之上的所述凸柱。
在如上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卡扣,在所述安裝底板上設置有供所述卡扣卡入的卡座。
在如上所述隔板中間設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葉片主體部分活動軌跡的圓形凸臺,在所述隔板邊沿設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葉片根部活動軌跡的蹄型凸臺,在所述隔板板面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葉片被所述傳動機構卡死的弧形凸臺,在所述隔板另一面上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滑動片的條形導軌。
如上所述內側邊為圓弧形。
如上所述葉片的數量為3~8個。
如上所述葉片的數量為6個。
在如上所述滑動片上設置有并列排布的兩個滑動片窗口,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安裝于其中一個滑動片窗口上,所述全透光譜濾光片安裝于另一個滑動片窗口上。
在如上所述電磁閥組件上設置有撥桿,在所述滑動片上設置有供所述撥桿穿過的卡孔,所述撥桿驅動所述滑動片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之中光圈調節裝置具備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全透光譜濾光片自動切換功能,光圈在任何時候都接近于一個圓,而且光圈的面積大小處于一種可控的狀態,光圈面積大小均勻變化調節曝光量的大小,濾光片的自動切換和多葉片光圈面積均勻變化結合相對于傳統攝像機或者照相機能取到質量更高、更清晰的圖像。
2、本實用新型之中采用電機驅動光圈大小的變化,可以準確而穩定的控制葉片運動,且不需要通電保持。
3、本實用新型之中所述傳動裝置為與所述電機軸伸端連接的齒輪組,所述齒輪組的齒輪與所述撥叉上的撥齒相嚙合,齒輪傳動運行平穩,位置精確,便于控制。
4、本實用新型之中隔板將濾光片切換組件和光圈控制組件隔開,向上提供濾光片切換組件的活動導軌,向下限制光圈控制組件的活動空間。
5、本實用新型之中葉片的內側邊為圓弧形,使得多個內側邊圍成的光圈的輪廓為圓形,便于均勻調節曝光量的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17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