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苯乙烯裝置用尾氣二次脫水及除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79000.0 | 申請日: | 2014-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045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東榮;叢林;高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齊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J1/02 | 分類號: | F25J1/02;B01D53/02;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554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乙烯 裝置 尾氣 二次 脫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苯乙烯裝置用尾氣二次脫水及除油裝置,屬于尾氣處理裝置領域,適用于石油化工行業尾氣帶水、帶油處理。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經常會遇到氣水油混合物的分離問題,傳統的分離方式就是通過一級冷卻后分離出水后再進行普通吸附塔進行吸附處理,以達到除去尾氣中帶油,由于一級分離無法將的水分離出來,進入吸附塔時吸附目的是將尾氣中的油吸附除掉,傳統的吸附方式由于吸附塔的流速較高不但沒有將尾氣中夾帶的油分離下來,反而將吸附劑帶入尾氣中。
當尾氣做為燃料進入爐子燃燒時由于尾氣帶水及帶油嚴重,在嚴寒的地區容易造成尾氣管線帶水嚴重,操作人員必須對尾氣密封罐頻繁切水,每班切水8次以上,由于水中帶油,必須排往密閉排放系統,排放時由于操作人員憑經驗排放容易將尾氣排往密閉排放系統,嚴重影響裝置的安全生產,同時造成尾氣燃料的浪費,造成裝置能耗偏高。
當尾氣做為提氫原料進入壓縮機提壓送入PSA裝置時,為脫除尾氣中的水和油必須增加體積較大的緩沖罐,達到往復式壓縮機進料的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對氫壓機機間緩沖罐頻繁切水,每班切水8次以上,操作繁瑣,且尾氣中帶水帶油嚴重影響裝置的正常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可深化分離尾氣中水和油,減少工序,且提高操作安全性和降低生產成本的苯乙烯裝置用尾氣二次脫水及除油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苯乙烯裝置用尾氣二次脫水及除油裝置,包括尾氣冷卻器,尾氣冷卻器頂部通過管道連接尾氣鹽冷器,尾氣鹽冷器連通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頂部通過管道連通吸收塔,底部通過管道連通油水分離器,氣液分離器和吸收塔上部均設置絲網除沫器,氣液分離器內的絲網除沫器下方設置折流板,折流板安裝在尾氣鹽冷器與氣液分離器連接處的上部。
來自尾氣壓縮機脫氫尾氣進入壓縮機排出罐,氣相進入尾氣冷卻器將脫氫尾氣溫度由80.5℃冷卻到38℃,實現氣液一次分離;冷卻后脫氫尾氣進入尾氣鹽冷器深冷到10℃,直接進入氣液分離器,實現氣液(特別是水)二次分離;氣液分離器內部折流板可防止物流流速高而夾帶液滴;氣液分離器底部液相與壓縮機排出罐底部液相一起進入苯乙烯裝置內的油水分離器回收其中的苯乙烯;經過二次分離脫氫尾氣進入吸收塔進行吸附除油,吸收塔塔頂絲網除沫器進一步將脫氫尾氣夾帶的油項再次脫除;經過吸附處理脫氫尾氣進入下游用戶使用,或做爐子燃料或做PSA裝置的提氫原料。
尾氣鹽冷器及氣液分離器對尾氣進行深冷和分離,進一步分離尾氣中的水;同時在吸附塔頂增加一定分離空間安裝絲網除沫器,除去尾氣中的油;解決了尾氣帶水帶油嚴重問題,同時也達到了裝置節能降耗的效果;尾氣鹽冷器具備冷凝和氣液分離兩種功能,可以節約安裝空間,減少流體阻力;對現有吸附塔進行改造,在塔頂增加一定分離空間后再安裝絲網除沫器;可以節約安裝空間,減少流體阻力。
所述的折流板與氣液分離器筒體的角度為45°。角度過小,其阻擋氣體的阻力增大,影響氣體正常通行,角度過大起不到阻擋液滴通過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設備操作控制簡單,油水分離效果好,操作穩定,不受環境的影響;降低尾氣中的含水量,減少了操作人員對氫壓機機間緩沖罐頻繁切水問題;減少壓縮機檢修次數,提高壓縮機的運行壽命;同時減少裝置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尾氣冷卻器?2、管道?3、尾氣鹽冷器?4、油水分離器?5、氣液分離器?6、折流板?7、絲網除沫器?8、吸收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苯乙烯裝置用尾氣二次脫水及除油裝置,包括尾氣冷卻器1,尾氣冷卻器1頂部通過管道2連接尾氣鹽冷器3,尾氣鹽冷器3連通氣液分離器5,氣液分離器5頂部通過管道連通吸收塔8,底部通過管道連通油水分離器4,氣液分離器5和吸收塔8上部均設置絲網除沫器7,氣液分離器5內的絲網除沫器7下方設置折流板6,折流板6安裝在尾氣鹽冷器3與氣液分離器5連接處的上部。折流板與氣液分離器筒體的角度為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齊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齊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79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烏洛托品干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冰箱智能抗菌農殘降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