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回位滑板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74371.X | 申請日: | 2014-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34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賈恒信;張志剛;李明波;石榮武;杜友民;呂江濤;王俊峰;馬海超;馬浪;孫曉峰;段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F1/36 | 分類號: | B64F1/36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陳翠蘭 |
| 地址: | 723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板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飛機地面保障和稱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回位滑板機構。
背景技術
在飛機的地面保障中,需要安全、平穩和順利的用千斤頂將飛機頂起,才能夠通過傳感器準確的測定飛機的重量及重心位置,其對保證飛機的安全飛行是必不可少的。但現有技術中,飛機進行地面保障過程時,在用千斤頂頂升過程中,機身以及機翼將會因受力而變形;在用千斤頂與傳感器結合對飛機進行稱重時,機身以及機翼也將會因受力而變形;在飛機做姿態調整時,千斤頂與飛機的頂窩的相對位置也將變化,飛機這些變形和相對位置變化,將會影響飛機的安全、平穩頂升,更影響了飛機的稱重以及重心位置的準確度;因機身產生撓度變形或飛機起落架變化大約為±25mm左右,而現有技術中,力的傳遞機構能接受的移動范圍在1~10mm之間,不能達到飛機的頂升或精確稱量的要求,并且在飛機結構受力時發生微小變化時無法及時調整到位,甚至會造成被保障飛機結構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自回位滑板機構,能夠實現水平位置的自動調整和復位,保證飛機稱重和保障過程中受力位置的穩定和準確。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自回位滑板機構,包括下板組件、上板組件和橡膠回位體;所述的下板組件上表面設置有環形凹槽,上板組件下表面設置有環形凸臺;上板組件扣合在下板組件上,橡膠回位體呈一體設置在環形凸臺內側部分與環形凹槽形成的環形腔體內;環形凹槽內部固定設置有下墊板,環形凸臺內側底部固定設置有上墊板。
優選的,下板組件內環形凹槽中央的突出部分橫截面呈圓角矩形。
優選的,橡膠回位體上設置有沿軸線方向布置的若干通孔,以及沿徑向設置的若干槽口。
優選的,環形凸臺與下墊板接觸面上固定設置有下接觸板,下板組件與上墊板的接觸面上固定設置有上接觸板。
進一步,上接觸板和下接觸板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制成。
優選的,下板組件的側壁上設置有末端伸入環形凸臺的限位螺栓,上板組件對應限位螺栓沿周向設置有限位腰圓孔。
優選的,把手通過末端設置的壓塊與下板組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上墊板和下墊板均采用不銹鋼板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相互扣合的下板組件和上板組件一方面形成上下方向受力的面面傳遞,保證了力的有效傳遞和在力傳遞過程中作用力不在同一方向時的容錯調整;另一方面通過內部環形凹槽和環形凸臺之間形成的空腔設置橡膠回位體,利用橡膠自身的彈性保證了在水平方向的各個角度在受到側向力后,都能夠發生彈性形變,在側向力消失后自動回位到初始狀態,保證了每次使用時結構的穩定性;利用環形凸臺外側部分保證了發生形變時的運行空間,水平的任何方向上都能夠移動±25mm以上;利用固定設置的上下墊板使扣合后接觸面不與橡膠回位體發生接觸,保證了滑板機構水平滑動時只受到橡膠回位體的恢復力,而使橡膠回位體不會因受壓而產生的摩擦力阻礙滑板機構水平方向的位置調整。
進一步的,通過環形凹槽中央的突出部分橫截面呈圓角矩形的設置,能夠保證對橡膠回位體水平方向旋轉自由度的限定,能夠更好的保證橡膠回位體彈性形變的指向性。
進一步的,利用設置的通孔和槽口不僅能夠減小橡膠回位體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而且能夠保證控制彈力大小和增大橡膠回位體彈性形變的變形量,滿足形變和形變回位的要求,進而保證飛機稱量的精度要求。
進一步的,通過在接觸面上設置的上下接觸板,一方面能夠方便的調節其與上下墊板之間摩擦因數,從而調節滑動效果,另一方面能夠對接觸面的磨損件實現更換,避免了對上下板組件的直接更換,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使用壽命,簡化了日常維護。
進一步的,通過限位螺栓的設置,保證了上下板組件在軸線方向的連接和限位,保證其結構一體化,并能夠連續使用,無需在每次使用時進行組裝;同時利用設置的把手能夠方便和靈活的進行移位和轉場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例中所述滑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橡膠回位體的結構俯視圖。
其中:1為把手,2為壓塊,3為螺釘,4為下板組件,5為上接觸板,6為上墊板,7為橡膠回位體,8為上板組件,9為放松組件,10為限位螺栓,11為下接觸板,12為下墊板,701為通孔,702為槽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7437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