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容級磷酸保溫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074203.0 | 申請日: | 2014-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82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弘;施磊;袁章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藍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9/12 | 分類號: | F16L59/12;F16L59/02;F16L5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劉世平 |
| 地址: | 625400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容 磷酸 保溫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容級磷酸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電容級磷酸保溫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的磷酸生產過程中,需要對磷酸尤其是電容級磷酸溶液進行保溫。目前傳統(tǒng)的保溫措施是在輸送磷酸溶液的管外進行加熱,從而保證管內的磷酸溶液的溫度。但是這樣的加熱方式由于產生的熱量得不到較好的保持,導致消耗大量的能源,不僅增加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同時也不利于保證磷酸溶液溫度的恒定。目前市場上尚無相關的裝置或結構來較好的為磷酸,尤其是電容級磷酸保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能節(jié)省大量的能源又能保證電容級磷酸溶液溫度恒定的電容級磷酸保溫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容級磷酸保溫結構,包括保溫內管和套接于所述保溫內管外的套管,保溫內管內設置有磷酸溶液,所述保溫內管的外壁與套管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管間空隙,所述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工字鋼,相鄰的兩個工字鋼之間設置有保溫層,所述保溫層和工字鋼通過固定鋼圈的固定而緊貼于套管的外壁上。
進一步的是,所述管間空隙內設置有蒸汽。
進一步的是,所述管間空隙內設置有恒溫熱水。
進一步的是,所述保溫層為硅酸鹽海綿保溫層。
進一步的是,所述硅酸鹽海綿保溫層的厚度范圍為5~10厘米。
進一步的是,所述工字鋼數(shù)量為八個,且均布于套管的外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首先設置了內外套接的保溫內管和套管,在實際使用時,將保溫的流體(蒸汽,恒溫熱水等)充入到管間空隙內,既可以對保溫內管內的磷酸溶液進行保溫。特別的,本實用新型還在套管的外壁上增設了保溫層,所述的保溫層通過工字鋼,以及固定鋼圈而牢牢的固定于套管的外壁上,這樣的設計大大的降低了保溫的流體的熱損失,也可以降低能耗。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生產電容級磷酸溶液時使用,可以為生產提供合適的溫度環(huán)境,保證電容級磷酸溶液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側視圖。
圖中標記為:保溫內管1、管間空隙2、套管3、保溫層4、工字鋼5、固定鋼圈6、磷酸溶液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電容級磷酸保溫結構,包括保溫內管1和套接于所述保溫內管1外的套管3,保溫內管1內設置有磷酸溶液7,所述保溫內管1的外壁與套管3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管間空隙2,所述套管3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工字鋼5,相鄰的兩個工字鋼5之間設置有保溫層4,所述保溫層4和工字鋼5通過固定鋼圈6的固定而緊貼于套管3的外壁上。
在實際使用時,首先將其保溫作用的介質填充于管間空隙2內,一般選擇蒸汽為最佳,也可以結合實際需要選擇恒溫的熱水。然后將磷酸溶液7充入到保溫內管1內,從而在蒸汽等保溫介質的包圍下,磷酸溶液7的溫度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在套管3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工字鋼5,然后在相鄰的兩個工字鋼5之間設置保溫層4,這樣的結構可以更進一步的防止管間空隙2內的熱量的散失,也可以從源頭節(jié)省大量的能源。最后,為了很好的保護保溫層4和工字鋼5,通過固定鋼圈6將保溫層4和工字鋼5固定并將保溫層4和工字鋼5緊貼于套管3的外壁上。
在選取保溫層4的材料時,優(yōu)選材料為硅酸鹽海綿保溫層。所述硅酸鹽海綿保溫層不僅保溫性能好,而且能夠適應較為惡劣的應用環(huán)境。一般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帶,普通的保溫材料難以達到較長的使用壽命。
對于上述的硅酸鹽海綿保溫層,結合實踐的經驗,所選取的硅酸鹽海綿保溫層的厚度范圍為5~10厘米。這樣的厚度范圍下,可以有效減少70%以上的熱量流失,又較好的節(jié)省了硅酸鹽海綿保溫層的材料。
所述的工字鋼5主要是用于固定保溫層4,結合實踐來講,可以選擇所述工字鋼5數(shù)量為八個,且均布于套管3的外壁。如圖1的,均布于套管3的外壁的工字鋼5可以很均勻有效的將保溫層4約束住,同時也可以盡量的節(jié)省工字鋼5的材料,從而實現(xiàn)效果和成本的最佳平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藍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藍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742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