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70339.4 | 申請日: | 2014-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20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緯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黃冠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央 控制系統 總線 數據傳輸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央控制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中央控制系統,目前在行業內普遍使用的系統數據傳輸方式為單總線數據傳輸方式,即通過一條主線將數據或指令傳輸到設備終端上,此方式的最大缺點在于,若碰到總線故障時,數據傳輸就完全堵塞、中斷,從而導致系統癱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解決了現有中央控制系統中總線故障時,數據傳輸就完全堵塞、中斷,從而導致系統癱瘓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包括n個第一設備終端、m個第二設備終端、相互獨立的第一總線和第二總線,m和n為自然數,m≥1且n≥1;每個第一設備終端連接一個第二設備終端,第一設備終端連接第一總線,第二設備終端連接第二總線。
進一步,第二設備終端的數量m和第一設備終端的數量n滿足m=n+n;第一設備終端和第二設備終端一一對應且并聯。
進一步,第一總線和/或第二總線為SPI總線。
進一步,第一總線一端連接單片機或PLC且另一端連接第一設備終端,第一設備終端和第二設備總段并聯;第二總線一端連接單片機或PLC且另一端連接第二設備終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至少可保證系統死機概率降低50%,且在并聯情況下可提高到保證系統100%不崩潰。比采用單總線數據傳輸機制更加穩定。通過雙總線的數據傳輸機制能夠保證系統死機崩潰的概率降低50%,通過增加功能卡將設備并聯的方式能夠保證系統不會死機崩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實施例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包括n個第一設備終端、m個第二設備終端、相互獨立的第一總線和第二總線,m和n為自然數,m≥1且n≥1;每個第一設備終端連接一個第二設備終端,第一設備終端連接第一總線,第二設備終端連接第二總線。本實施例采用以上結構,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安全性和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第二設備終端的數量m和第一設備終端的數量n滿足m=n+n;第一設備終端和第二設備終端一一對應且并聯。
第一總線和/或第二總線為SPI總線。第一總線一端連接單片機或PLC且另一端連接第一設備終端,第一設備終端和第二設備總段并聯;第二總線一端連接單片機或PLC且另一端連接第二設備終端。
本實施例中央控制系統的雙總線數據傳輸結構的其它結構參見現有技術。
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說明,現說明其工作原理:第一總線和第二總線同時工作,第一總線控制第一設備終端1到n(n為所增加設備的數量),第二總線控制第二設備終端1到m(即第二設備終端n+1到n+n),通過這種增加設備的方式可設置第一設備1與第二設備1并聯,第一設備2與第二設備2并聯,如此類推,第一設備n跟第二設備m并聯……當其中一條總線發生堵塞或中斷時,另一條總線還能正常工作。假設是第一總線發生故障,如果未設置并聯的情況下,第一總線故障會導致與其相連的第一設備1到n死機,而第二總線上的設備還能正常工作,此時設備最多死機50%,即系統死機的概率降低一半。如果在雙總線且設置并聯的情況下,即使第一總線堵塞或中斷,其連接的那些設備也可因為與第二總線上的設備并聯而可以由第二總線控制,此時系統則可保證100%不死機,極大降低系統癱瘓的概率。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緯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緯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703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山復雜地貌環境集控泵站中遠程無線通信系統
- 下一篇:一種檔案柜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