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精餾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67066.8 | 申請日: | 2014-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07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敬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敬遠 |
| 主分類號: | B01D3/14 | 分類號: | B01D3/14;B01D5/00;C07C53/08;C07C51/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3600 河南省新鄉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餾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汽體冷卻液化的器具,特別是一種精餾器。
背景技術
乙酸的分子式為C2H4O2,沸點為118.1度,中文名稱為醋酸,別稱冰醋酸,屬于第8.1類腐蝕品。用低壓羰基化法生產的含量在97-98%的粗乙酸經過提純后才能符合GB1903-2008《食品添加劑冰醋酸》的要求。粗乙酸是指含有甲酸、乙酸酐、不揮發物、氯化物、鐵及重金屬等雜質的乙酸。由于粗乙酸的腐蝕性太強,現行乙酸提純裝置主要用不銹鋼材料制成,主要采用蒸餾、精餾、冷凝生產技術將甲酸、乙酸酐、不揮發物、氯化物、鐵及重金屬等雜質脫除,利用乙酸與雜質的沸點、凝固點不同進行提純?,F行的乙酸提純裝置中的精餾器是選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給設備維護帶來一定的不便。精餾器包括有精餾管、冷卻管,冷卻管設在精餾管里面,冷卻管的進水管、出水管穿過精餾管壁并于精餾管壁密封連接,精餾管壁與冷卻管壁之間設有間隙;精餾時,含有粗乙酸汽體從精餾管底部一側的進汽口進入,與精餾器中的冷卻管接觸或離冷卻管較近的乙酸汽體溫度降低到乙酸凝結點以下,這部分乙酸汽體能凝結成液體下落到蒸餾管底部,從蒸餾管底部的排液口排出,有一部分乙酸汽體隨著其它雜質汽體從蒸餾管頂部的出汽口排出,直接影響到乙酸的提取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腐蝕性強、能夠提高乙酸提取率的精餾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完成的,一種精餾器,包括有精餾管、冷卻管,冷卻管設在精餾管里面上部,精餾管下部設有進汽口,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冷卻管下部的由石英玻璃制成的精餾管壁上設有向精餾管中間凹進去的凸起,凸起之間設有間隙。
所述凸起徑向均設有三個,。
所述凸起軸向設有有五排。
所述凸起頂端之間的間隙與冷卻管底部相對。
精餾管頂部設有測溫器。
由于本實用型的精餾管、冷卻管采用石英玻璃做成,具有很高的耐腐蝕性和透明度,便于設備維護。精餾管壁上設有空心狀的凸起,增大了精餾管與處界空氣接觸面積,有利于降溫,乙酸汽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凸起阻擋降低其上升速度,也可以使部分乙酸汽體冷凝成固體,再經過冷卻管冷卻,從而能夠有效提高乙酸提取率。通過精餾管頂部的測溫器能及時檢測出精餾管頂部汽體溫度,通過調整冷卻管內的水流速度使蒸餾管頂部汽體溫度控制在102-115度以下,進一步提高乙酸提取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精餾器包括有由石英玻璃制成的精餾管6、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冷卻管3,冷卻管3設在精餾管6里面上部,冷卻管3的進水管9、出水管2穿過精餾管壁并于精餾管壁密封連接,精餾管壁與冷卻管壁之間設有間隙;精餾管6底部一側設有時進汽口10,出汽口1設在精餾管頂部,排液口7設精餾管底部;冷卻管下部的精餾管壁上設有向精餾管中間凹進去的凸起4,凸起4之間設有間隙。
為能提高冷卻和阻擋汽體上升速度,凸起4徑向均設有三個。
為能提高冷卻和阻擋汽體上升速度,所述凸起4軸向設有有五排。
為能提高冷卻效果,凸起4頂端之間的間隙與冷卻管底部相對。
為增加汽體與外界空氣間接接觸面積而提高冷卻效果,把凸起4內部與空氣接觸部分5設為空心狀。
為能更好的控制精餾管頂部汽體溫度,在精餾管頂部設置測溫器8。
加工時,乙酸汽體通過進汽口10進入到精餾管6內,上升過程中,乙酸汽體受到凸起4阻擋降低其上升速度,乙酸汽體在凸起4的冷卻作用下冷凝成液體下落到精餾管6底部;繼續上升的乙酸汽體再經過冷卻管3冷卻后,冷凝成液體下落到精餾管6底部,下落到精餾管6底部的乙酸通過排液口7排出即為提純后的乙酸;上升到精餾管頂部的廢汽經出汽口排出,進一步回收利用。
本實用新型也適用于其它?汽體冷卻液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敬遠,未經魏敬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670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