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脹式防彈救生衣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64000.3 | 申請日: | 2014-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41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羅密安全防護用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C9/125 | 分類號: | B63C9/125;B63C9/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領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馬育麟 |
| 地址: | 20094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脹式 防彈 救生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衣,尤其涉及一種氣脹式防彈救生衣。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救生衣的前后幅之間普遍通過繩帶或連接扣簡單地相互連接,而該種連接結構在受到較大的外部拉扯力時,容易產生脫落,從而給使用者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且其長度調節度有限,當體型較胖或較瘦小的使用者使用時,很有可能會產生過大或過小無法正常穿戴和使用的情況,從而對適用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現有的救生衣的進水孔普遍設于救生衣下邊緣,使得進水孔與設置于救生衣夾層內的氣體發生器之間會具有較長的距離,從而當使用者落水啟動充氣裝置后,氣體發生器會產生較長的充氣延時,進而增加了使用者落水后可能引發危險的可能。再有,現有的救生衣的口袋普遍為固設或形成于救生衣本體的結構,因此口袋的大小和位置普遍都固定,使用者不能隨意地設置口袋的位置和大小,從而給使用者的使用帶來較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氣脹式防彈救生衣,具有適用性強、充氣速度快、使用便捷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脹式防彈救生衣,包括一前幅、一后幅和一充氣組件: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的頂部相連且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配合形成一第一夾層,所述充氣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夾層內:所述前幅底部兩側分別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連接部,所述后幅底部兩側形分別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連接部,所述前幅底部背面的中部形成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背面和所述第三連接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魔術貼,所述第二連接部的正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魔術貼配合的第二魔術貼:所述第一連接部通過所述第一魔術貼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內側的第二魔術貼上,所述第二連接部外側通過所述第二魔術貼連接于所述第三連接部的第一魔術貼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充氣組件包括一氣囊、一充氣裝置和一充氣開關,所述氣囊填充于所述第一夾層內,所述充氣裝置固定于所述前幅的第一夾層內壁并連接所述氣囊,所述充氣裝置一側的所述第一夾層內壁形成有復數個與外界連通的進水孔,所述充氣開關設置于所述前幅的正面并連接于所述充氣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的正面分別固定有復數條袋體固定帶:還包括復數個袋體,所述袋體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袋體固定帶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夾層在所述前幅正面位置形成一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設置于所述前幅中部,所述第一開口裝設拉鏈:所述充氣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開口一側的第一夾層的內壁上:所述進水孔設置于所述第一開口一側的所述前幅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前幅和所述后幅背面分別形成一第二夾層,所述第二夾層內墊設有防彈板。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二夾層一側形成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裝設有拉鏈。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后幅的兩第二連接部內側分別設置有一腰帶,所述腰帶端部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卡扣件并通過所述卡扣件可拆卸地卡扣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腰帶上固定有一吊環。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外側呈帶狀。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前幅上部設置有反光條。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采用,加大了救生衣大小的可調節范圍,大幅度降低了救生衣對于使用者體型的要求,擴寬了救生衣的適用范圍:而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以及魔術貼的相互配合使用,大幅度加強了前幅與后幅之間的連接強度,防止救生衣因受到外部拉扯力而松開,保證了用戶的有效穿戴,保證用戶的安全:所述充氣裝置一側的所述第一夾層內壁形成有復數個與外界連通的進水孔,進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充氣裝置之間,減短了進水孔至充氣裝置的距離,從而當用戶落水開啟充氣裝置后,外部的水可以通過進水孔快速流入充氣裝置,反應后實現快速充氣。袋體固定帶和可拆卸袋體的采用,使得使用者能夠隨意地設置口袋的位置和大小,使得使用更為的隨意和便捷。設置第二夾層并在第二夾層內墊設防彈板,實現了救生衣的防彈功能。腰帶的采用進一步確保了救生衣的穿戴緊固。吊環的采用,使得使用者落水后能夠通過直升機的起吊裝置被吊起,為落水人員的營救提供了便捷。反光條的采用便于落水人員的搜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氣脹式防彈救生衣的前后幅連接后的前幅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羅密安全防護用品進出口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羅密安全防護用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640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