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62620.3 | 申請日: | 2014-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46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利軍;宋廣林;朱新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利軍 |
| 主分類號: | C01B31/36 | 分類號: | C01B31/36 |
| 代理公司: | 銀川長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4102 | 代理人: | 馬長增 |
| 地址: | 750001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密閉 碳化硅 冶煉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碳化硅冶煉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
背景技術:
碳化硅又稱金鋼砂或耐火砂。分子式為SiC,其硬度介于剛玉和金剛石之間,機械強度高于剛玉,可作為磨料和其他某些工業材料使用。工業用碳化硅于1891年研制成功,是最早的人造磨料。在隕石和地殼中雖有少量碳化硅存在,但迄今尚未找到可供開采的礦源。
人造碳化硅的工業化生產,已有1百多年歷史,是由美國人艾奇遜發明的,到現在人們仍然沿用艾奇遜爐和方法進行工業生產,只是爐子加大了許多,機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冶煉碳化硅所生成的大量一氧化碳廢氣,仍然采用爐表點燃的方法將其燃燒掉,不但造成大氣污染,而且浪費了大量的能源,還對操作人員構成中毒的潛在危險。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
一種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包括爐車和反應罐;反應罐為臥式放置的承壓金屬腔體,其一端設有爐門,反應罐內壁有耐高溫層,反應罐的上方罐壁聯有排氣管;爐車為可移動式碳化硅冶煉爐,其體積應小于反應罐以便爐車進出反應罐。
優選的,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還包括軌道,軌道沿反應罐長度方向從反應罐封閉端鋪設并延伸到反應罐外部,爐車沿軌道進出反應罐。
優選的,爐車包括:端墻、側墻、爐車底板、電極、石墨爐芯、車輪;其中,車輪安裝在爐車底板下方,端墻和側墻分別位于爐車底板上并與爐車底板固定,至少一側的側墻和爐車底板為活動連接以便于卸料,在兩個端墻的中部各設有電極,兩個電極通過位于爐腔內的石墨爐芯相連;在端墻、側墻、爐車底板的內側均設有耐高溫層。
優選的,反應罐罐體為圓柱形腔體,反應罐的封閉端和爐門為圓弧形曲面;在反應罐外設有一固定的立柱,爐門通過連接壁與立柱轉動連接,爐門通過油壓系統完成打開和封閉。
優選的,爐車側墻橫截面為向外凸的弧形,且一側的側墻為兩段式結構,該側墻上半部與端墻固定,下半部與上半部在結合處鉸接,在該側墻外側設有液壓裝置,液壓裝置一端與該側墻上半部鉸接,液壓裝置另一端于該側墻下半部的底部鉸接,該側墻下半部通過液壓裝置來向外打開和關閉。
優選的,反應罐上設有壓力表和安全閥。
本實用新型爐車離開反應罐后進行卸料和布料,之后進入反應罐進行反應,操控方便,效率高;通過使SiC在密閉反應罐內合成,解決了傳統人造碳化硅冶煉爐造成的廢氣污染,同時變廢為寶,節約了能源,也提高了現場環境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附圖1是一幅較佳實施方式的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2是一幅較佳實施方式的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的布料/卸料狀態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3是一幅較佳實施方式的爐門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4是一幅較佳實施方式的爐門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5是一幅較佳實施方式的爐車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6是一幅較佳實施方式的爐車卸料狀態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反應罐1、爐車2、爐門11、軌道3、端墻21、側墻22、爐車底板23、電極24、石墨爐芯25、車輪26、立柱12、連接壁13、上半部221、下半部222、液壓裝置22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一種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包括爐車2和反應罐1;反應罐1為臥式放置的承壓金屬腔體,其一端設有爐門11,反應罐1內壁有耐高溫層,反應罐1的上方罐壁聯有排氣管;爐車2為可移動式碳化硅冶煉爐,其體積應小于反應罐1以便爐車2進出反應罐1。
在本實時方式中,帶有爐車的密閉碳化硅冶煉設備還包括軌道3,軌道3沿反應罐1長度方向從反應罐1封閉端鋪設并延伸到反應罐1外部,爐車2沿軌道3進出反應罐1。爐車2包括:端墻21、側墻22、爐車底板23、電極24、石墨爐芯25、車輪26;其中,車輪26安裝在爐車底板23下方,端墻21和側墻22分別位于爐車底板23上并與爐車底板23固定,至少一側的側墻22和爐車底板23為活動連接以便于卸料,在兩個端墻21的中部各設有電極24,兩個電極24通過位于爐腔內的石墨爐芯25相連;在端墻21、側墻22、爐車底板23的內側均設有耐高溫層。反應罐1罐體為圓柱形腔體,反應罐1的封閉端和爐門11為圓弧形曲面;在反應罐1外設有一固定的立柱12,爐門11通過連接壁13與立柱12轉動連接,爐門11通過油壓系統完成打開和封閉。
在本實時方式中,爐車2側墻22橫截面為向外凸的弧形,且一側的側墻22為兩段式結構,該側墻22上半部221與端墻21固定,下半部222與上半部221在結合處鉸接,在該側墻22外側設有液壓裝置223,液壓裝置223一端與該側墻22上半部221鉸接,液壓裝置223另一端于該側墻22下半部222的底部鉸接,該側墻22下半部222通過液壓裝置223來向外打開和關閉。反應罐1上設有壓力表和安全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利軍,未經馬利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626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