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渣布分離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60711.3 | 申請日: | 2014-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73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長榮釀造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02 | 分類號: | B02C4/02;B02C23/10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釀造設備,具體指一種渣布分離機。
背景技術
醬油、醋等食品調味料和酒類的釀造過程中,壓榨工序是將發酵好的醬醪中的液汁與渣料進行分離,其首先在底層渣布上布醬醪,然后將表層渣布覆蓋在醬醪上,再將底層渣布的周邊向上翻折后將覆蓋的表層渣布包裹,從而將醬醪包裹起來,形成醬醪包。然后在壓榨機上施加一定的壓力,對醬醪包進行擠壓,擠壓出醬醪中的汁液,汁液從渣布上滲透出來,而渣料則留在醬醪包內。
壓榨工序完成后,需要將渣料和渣布分離開來,以便渣布的再次使用。
現有技術中,渣料和渣布的分離均是通過人工操作。其需要工人先揭開表層渣布,將表層渣布取下,然后清除底層渣布上的渣料。而經過壓榨后的渣料粘結在底層渣布上,兩者非常難以分離,無法徹底清除,不僅造成現場渣料堆放凌亂,而且殘留在底層渣布上的渣料對渣布的清洗也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能夠徹底將渣料和渣布分離的渣布分離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渣布分離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渣布運行方向依次設置的送布機構、滾壓機構和渣布分離機構;
其中,所述送布機構包括兩個相向設置的上送布軋輥和下送布軋輥,上、下送布軋輥的輥軸相互平行,上、下送布軋輥之間具有間隙,上、下送布軋輥的表面上設有多塊齒板,這些齒板沿送布軋輥的軸向方向間隔設置,且上、下送布軋輥表面上的齒板交錯設置,以使兩個送布軋輥上的齒板在滾動時不會碰觸在一起;
所述滾壓機構由滾壓組構成,所述滾壓組包括兩個相向設置的上滾壓軋輥和下滾壓軋輥,兩個滾壓軋輥的輥軸相互平行,上、下滾壓軋輥之間具有間隙,上、下滾壓軋輥的表面上沿各自的周向方向間隔設有多個環形凸緣,并且上、下滾壓軋輥上的環形凸緣交錯設置,以使上、下滾壓軋輥上的環形凸緣在轉動時不會碰觸到一起;
所述送布機構和所述滾壓機構由第一驅動機構驅動轉動;
所述渣布分離機構包括鏤空的滾筒,所述滾筒的內壁上設有多個齒,這些齒在滾筒的內周壁上螺旋布置;所述滾筒由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轉動;在所述滾筒的下方設有用于承接渣料的承接機構。
較好的,所述滾壓組可以有多個,相鄰滾壓組之間設有用于承載渣布的托板。多組滾壓組的設計,可以進一步保證渣料的粉碎。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
各所述上滾壓軋輥的輥軸和上送布軋輥的輥軸分別連接對應的上驅動齒輪,相鄰的上驅動齒輪之間嚙合有上傳動齒輪;位于端部的上傳動齒輪連接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
各所述下滾壓軋輥的輥軸和下送布軋輥的輥軸分別連接對應的下驅動齒輪,相鄰的下驅動齒輪之間嚙合有下傳動齒輪;位于端部的下傳動齒輪連接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
為了使該渣布分離機能夠適配不同厚度的醬料包,所述送布機構和所述滾壓機構之間還設有間隙調節機構;所述間隙調節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上、下定位板之間設有連接螺栓;其中所述下定位板相對于機架定位,所述上定位板能相對于機架上、下移動;上定位板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左、定位桿和右定位桿上,左、右定位桿上分別套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抵觸在機架和上定位板之間。
為了方便渣布的輸送,可以將所述滾筒沿渣布輸送方向向下傾斜設置,并且所述滾筒的軸線與水平線的夾角為2-5°。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可以包括第三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通過鏈輪驅動連接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嚙合齒輪,兩個第一嚙合齒輪分別對應嚙合設置在所述滾筒上的第二嚙合齒輪。
較好的,所述的承接機構可以為皮帶傳送機或絞龍輸送機。
進一步,還可以在所述滾筒的出口位置設有用于承接渣布的布斗,所述承接機構的尾端設有用于接收渣料的渣斗。
為了方便醬醪包與送布機構之間的遞送,還可以在所述送布機構的上游還設有用于放置醬醪包的升降平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渣布自動分離機,其不僅節省了勞動力,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能夠將渣布和渣料徹底分離開,保證了食品生產的安全性和衛生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裝配結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送布機構和滾壓機構的平面示意圖;
圖5為圖4的縱向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長榮釀造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長榮釀造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607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不同應力比下材料疲勞門檻值的預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紅掌細胞核懸液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