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井底防氣竄固井保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60587.0 | 申請日: | 2014-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25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新超;向欣;帕爾哈提;王文濤;王浩;顏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3 | 分類號: | E21B33/13;E21B33/127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合縱專利商標事務所 65105 | 代理人: | 湯建武;周星瑩 |
| 地址: | 83002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開***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底 防氣竄固井 保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鉆井技術領域,是一種井底防氣竄固井保障裝置。
背景技術
在油氣鉆井過程中,完井后的交井驗收有嚴格的標準。對于技術套管而言,在保證油層套管壽命的同時,還必須保證油氣層中的油氣不能侵入固井技術套管的水泥環中,更不能通過水泥環間隙導致井口環空帶壓。目前,消除井口環空帶壓的常用做法是從固井工藝及套管結構入手,通過改善水泥漿性能以及增加管外封隔器來隔絕套管間的環空,防止氣竄的發生。但是,由于地層承壓能力低、施工條件限制等因素,并達不到完全封隔的效果,不能有效阻止油層段中的油氣進入水泥環間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井底防氣竄固井保障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存在的費時費力、施工效率較低、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井底防氣竄固井保障裝置,包括接箍、上接頭、剪切套、筒體、滑套、充填封隔器、阻擋環、自膨脹膠筒和固定環,接箍的下端與上接頭的上端固定安裝在一起,上接頭的下端與筒體的上端固定安裝在一起,在筒體的上部設有循環孔,與循環孔對應的筒體的內側設有第一環槽,在第一環槽下方的筒體的外側設有第二環槽,與第二環槽上端對應的筒體上設有充填孔,在滑套的中部外側設有環形突起,能沿第一環槽上下移動的環形突起位于第一環槽內并能使滑套擋住充填孔,擋住循環孔且與滑套固定安裝在一起的剪切套位于環形突起上端的第一環槽內并通過剪切銷釘固定安裝在筒體上,剪切套的上端面與上接頭的下端面之間留有間隙,滑套的上端橫截面的面積大于滑套的下端橫截面的面積,第二環槽的中部固定安裝有阻擋環,第二環槽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固定環,位于阻擋環上端的第二環槽內設有充填封隔器,位于阻擋環和固定環之間的第二環槽內設有自膨脹膠筒,充填封隔器的軸向內部設有與充填孔連通的充填腔。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接箍與上接頭之間、上接頭與筒體之間、剪切套與滑套之間、筒體與固定環之間均通過螺紋固定安裝在一起,阻擋環與筒體焊接在一起。
上述上接頭與筒體之間設有密封圈、滑套與筒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剪切套與筒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剪切套與滑套之間設有密封圈、滑套與筒體之間設有密封圈。
上述充填封隔器的外徑小于阻擋環的外徑,自膨脹膠筒的外徑分別小于阻擋環和固定環的外徑。
上述筒體的下端設有套管螺紋;或/和,自膨脹膠筒為遇水自膨脹式膠筒。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在固井施工前,可以通過充填封隔器隔離自膨脹膠筒和固井管串,等到固井結束后,自膨脹膠筒緩慢自行膨脹,阻擋油層中的油、氣、水侵入水泥環間隙,有效避免由于固井質量不佳導致的環空氣竄問題,具有安全、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上半段的主視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下半段的主視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接箍,2為上接頭,3為密封圈,4為剪切銷釘,5為剪切套,6為循環孔,7為筒體,8為滑套,9為充填孔,10為充填封隔器,11為充填腔,12為阻擋環,13為自膨脹膠筒,14為固定環,15為第一環槽,16為環形突起。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605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