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丁基膠塞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60024.1 | 申請日: | 2014-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709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黃俊昌;吳定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美龍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1/14 | 分類號: | A61J1/14;A61B5/15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金洲北***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丁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丁基膠塞。
背景技術
當前,市場上定量負壓采血管的用量逐年加大,每支定量負壓采血管都配套有一個丁基膠塞。而定量負壓采血管的生產涉及到抽取采血管內空氣、密閉蓋合丁基膠塞的過程,具體為:①將丁基膠塞置于采血管管口上,放進真空壓塞機的密閉工作室內;②開啟空氣抽吸裝置,使放置采血管的整個工作室形成定量負壓;③同時利用機械臂下壓,把丁基膠塞擠入采血管內,以此實現定量負壓采血管內長期穩定的定量負壓。但目前,丁基膠塞底部均為圓柱體結構,為了良好密閉,丁基膠塞底部的圓柱體直徑是略大于采血管內徑的,這就導致在生產環節中,容易將采血管管口完全蓋合住,導致采血管內空氣不能通暢地被設備抽取出來,換言之,就是在上述第①步中由于丁基膠塞底部圓柱體結構容易將采血管口完全蓋合住,致使第②步采血管內的空氣不能被良好抽取,無法達到采血管與工作室定量負壓一致的情況,嚴重的甚至完全無法把采血管內的空氣抽出來,從而造成定量負壓采血管負壓不足或沒有負壓,影響產品的最終使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于準確抽取采血管內空氣,能確保定量負壓采血管內負壓定量性能穩定均一的新型丁基膠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新型丁基膠塞,包括上有塞冠、下有塞頸的丁基膠塞本體,所述塞頸的頂面連在所述塞冠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塞頸于底端外緣凹設有豁通底面和側面的通氣豁槽。
作為優選,所述塞頸為圓柱體。
作為優選,所述通氣豁槽為多個并環繞所述塞頸底端外緣間隔設置。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利于準確抽取采血管內空氣,能確保定量負壓采血管內負壓定量性能穩定均一。具體而言,根據定量負壓采血管類負壓形成工藝,將本實用新型設計成塞頸底端具有通氣豁槽的結構,可以很好的避免管口被堵住的情況出現,當其頂在采血管口上時,由于通氣豁槽可以形成透氣孔,就使抽取負壓設備在抽取密閉工作倉內氣體時能順利的將管內的氣體抽出,之后,再啟動機械臂下壓板將本實用新型的塞頸部壓入管內即可,可有效保證成品的定量負壓狀態。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通氣豁槽的開口寬度和高度優選控制在1至3mm之間,這樣即能達到抽氣的效果,也不影響丁基膠塞的密閉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在與管體管口頂塞時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1、塞冠; 2、塞頸;
3、通氣豁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丁基膠塞,包括上有塞冠1、下有塞頸2的丁基膠塞本體,所述塞頸的頂面連在所述塞冠的底面上,其中,所述塞頸于底端外緣凹設有豁通底面和側面的通氣豁槽3,所述塞頸為圓柱體,所述通氣豁槽為多個并環繞所述塞頸底端外緣間隔設置。
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美龍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州美龍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600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佩戴式醫用藥盒吊墜
- 下一篇:用于口痰的收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