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封隔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8045.X | 申請日: | 2014-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8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田野;趙旭亮;周翔;陳鵬;高春陽;徐晶;董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7 | 分類號: | E21B33/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封隔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油井、氣井等礦井中封隔下部油、氣、水層的封堵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封隔器。
背景技術
封隔器廣泛應用于油井、氣井等礦井中,用來封隔下部油、氣、水層,是一種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功能齊全、適用范圍廣的井下封堵工具。封隔器能與其他井下工具配合使用,進行臨時性封堵、永久性封堵、選擇性封堵和不壓井作業等。
圖1示出了封隔器與油管、套管連接關系示意圖。如圖1所示,封隔器103固定連接在油管102一端,將封隔器103及油管102一起下入到套管101指定位置,封隔器103通過卡瓦46錨定套管101,并通過膠筒37脹開至密封套管a,將套管a軸向兩側密封分開。
圖2為目前一種常用的油井封隔器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油井封隔器包括上接頭31、坐封銷釘32、上內管33、活塞34、膠筒軸35、閥座36、膠筒37、膠筒下壓帽371、打撈頭38、丟手銷釘39、解封銷釘40、解封鎖塊41、鎖環42、鎖套43、下內管44、上錐體45、卡瓦46、卡瓦套47、下錐體48。上接頭31下部與上內管33上部連接。活塞34包括活塞上部345、固定套341、固定套343、活塞下部346。活塞上部345通過固定套341安裝在上內管33上并可以沿上內管33軸向進行上下移動,固定套341固定套裝在上內管33上,活塞上部345與固定套341圍成第一孔隙342。活塞下部346通過固定套343安裝在上內管33上并可以沿上內管33軸向進行上下移動,固定套343固定套裝在上內管33上,活塞下部346與固定套343圍成第二孔隙344。活塞上部345下端與活塞下部346上端固定連接。活塞34由坐封銷釘32連接在上接頭31上。所述上內管33管壁開設有第一連通孔331和第二連通孔332。活塞34通過內部空隙與所述內管33的連通孔相連通。具體如圖中所示,第一空隙342與第一連通孔331相連通,第二空隙344與第二連通孔332相連通。閥座36連接在上內管33下端,閥座36與下內管44由丟手銷釘39連接。下內管44下部與下錐體48連接。下內管44的管壁上有解封鎖塊41,所述解封鎖塊41伸出下內管44管壁部分被打撈頭38下部蓋住。所述打撈頭38由解封銷釘40固定在下內管44外。膠筒軸35處于活塞34之下,膠筒軸35套裝在打撈頭38外,膠筒軸35上套裝有膠筒37,膠筒37下部設置有膠筒下壓帽371。圖3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膠筒下壓帽371之下是上錐體45及鎖環42,所述鎖環42上端均與膠筒軸35下端固定連接。鎖套43套裝在下內管44外并設置在所述解封鎖塊41之下。鎖環42與鎖套43可以互相扣合,使得鎖環42僅可以相對于鎖套43向下移動,而不能向上移動。具體扣合方式如圖4所示,鎖套43設置有方向向下的棘塊a,鎖環42設置有方向向上的棘塊b,棘塊a可以限制棘塊b只能向下移動。上錐體45、下錐體48安裝在卡瓦套47里,卡瓦46設置在卡瓦套47壁內并可以從卡瓦套47內伸出,卡瓦46內側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用于限制卡瓦46伸出卡瓦套47。
坐封時,在封隔器上端投球,所投球的直徑需大于閥座36內直徑小于上內管33內直徑。當球體落到閥座36后封隔器閥座36上方空間被密封,此時開始往油管內打壓。打壓過程中,壓力從上內管33的第一連通孔331傳入到第一孔隙342以及從第二連通孔332傳入到第二孔隙344,進而推動活塞上部345及活塞下部346向下移動。活塞34向下移動并剪短坐封銷釘32后,由活塞34推動膠筒軸35、膠筒37、膠筒下壓帽371及設在膠筒軸35下端的鎖環42下降,進而膠筒下壓帽371推動上錐體45下降。上錐體45下降過程中卡瓦46會向外側伸出。當卡瓦46伸出一定長度后錨定套管壁。卡瓦46錨定后上錐體45被限位停止,即上錐體45無法繼續向下移動。繼續加壓的情況下,膠筒軸35繼續下降,膠筒37開始脹開。當膠筒37脹開到能夠密封套管時,鎖環42與鎖套43扣合以將膠筒壓縮狀態保持。上述油井封隔器在壓力消失后使得套管仍然處于密封鎖緊狀態。
繼續加壓,當達到一定壓力后,閥座36將丟手銷釘39剪斷。此時,上提油管即可將上接頭31、上內管33、活塞34、閥座36提出井外,完成丟手。
完成丟手后,井中剩余的封隔器部件如圖5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80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封式超膨脹熱采封隔器
- 下一篇:一種采油樹液壓管路的水平穿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