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泵型中高溫制熱及除霜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6529.0 | 申請日: | 2014-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1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平武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武臣 |
| 主分類號: | F25B47/02 | 分類號: | F25B4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郭俊艷 |
| 地址: | 529040 廣東省江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泵型中 高溫 制熱 除霜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泵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熱泵型中高溫制熱及除霜系統。
背景技術
熱泵系統是利用逆卡諾原理,通過介質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可以使介質相變,變成比低溫熱源更低,從而自發吸收低溫熱源熱量;經過壓縮機后的介質,又被壓縮成高溫(比高溫的水還高)高壓氣體,從而自發散熱到高溫熱源,實現從將低溫熱源“搬運”熱量到高溫熱源。普通的熱泵系統,以制冷劑工質相變方式來吸收低品位熱源中的熱量,然后以冷凝放熱的方式將熱量傳遞給高溫熱源,人們往往希望熱泵系統能輸出更高的溫度,但由于受到壓縮機出氣壓力和出氣溫度的限制,熱泵系統得到的溫度通常不高,超過此溫度壓縮機就會過熱,運行性能惡化進而保護停機,甚至整個系統無法使用。另外,當室外的溫度較低時,蒸發器表面會產生結霜現象,導致蒸發器的熱阻增加造成熱泵系統的制熱性能急劇下降,嚴重時會導致熱泵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交換效果好,可實現主蒸發器和副蒸發器串并聯式運行,同時副蒸發器可自動切換為冷凝器以制取中高溫熱量和蒸發器化霜的熱泵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熱泵型中高溫制熱及除霜系統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泵型中高溫制熱及除霜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第一節流元件、蒸發器及控制器,所述蒸發器包括主蒸發器和副蒸發器,主蒸發器和副蒸發器之間設置第二節流元件;其中,所述副蒸發器可在蒸發器模式與冷凝器模式之間切換,所述副蒸發器的一端通過第一電磁閥連接于所述壓縮機或冷凝器,所述副蒸發器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電磁閥連接于所述主蒸發器或冷凝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電性連接,控制電磁閥進出口的開閉。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主蒸發器和所述副蒸發器相鄰設置,且所述副蒸發器與主蒸發器串聯或并聯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副蒸發器旁設有風機。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主蒸發器和所述副蒸發器依其長邊方向排列在同一直線上,所述副蒸發器與主蒸發器串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副蒸發器由至少一組換熱管串接組成,換熱管可集中或分組設置,并選擇最容易結霜位置的換熱管作為副蒸發器的換熱管。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節流元件為毛細管或膨脹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熱泵型中高溫制熱及除霜系統可以在普通熱泵的基礎上稍作改動和或增加少量部件,就可制出中高溫熱量,制造簡單,成本低;能實現主蒸發器和副蒸發器串并聯式兩種工況運行,根據制取中高溫熱量的需要和強化吸熱效果的需求,副蒸發器可自動實現冷凝器和蒸發器功能之間的切換,這樣可使制冷劑管路的制冷劑進行最充分的熱交換,用于增加制冷劑過冷度和降低壓縮機出氣壓力以制取中高溫,并且有利于化霜;本實用新型的熱泵型中高溫制熱及除霜系統熱交換效果好,熱量利用率高及能制取中高溫的熱量,有利于提高制熱量和熱泵系統性能的COP值;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副蒸發器和主蒸發器相鄰設置或依其長邊排列同一直線上,制取中高溫熱量和系統除霜時,副蒸發器切換為冷凝器模式所釋放的部分熱量傳遞給主蒸發器,有利于主蒸發器的吸熱或化霜;當副蒸發器轉換為蒸發器功能時,熱泵系統采用雙蒸發器,能夠實現快速吸熱,增強熱泵系統的熱交換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在制熱模式下制冷劑的流向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在中高溫制熱和除霜模式下制冷劑的流向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副蒸發器分組串接設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武臣,未經平武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65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