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結焦沉降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053946.X | 申請日: | 2014-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55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范聲;吳雷;江盛陽;李榮楣;于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75/00 | 分類號: | C10G75/00;C10G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chuàng)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韋慶文 |
| 地址: | 10010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焦 沉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煉制催化裂化設備,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抑制催化裂化沉降器結焦的油氣密閉設備。
背景技術
催化裂化裝置是煉油工業(yè)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裝置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和產品質量,增加輕質油產量。近年來,隨著催化裂化工藝和催化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催化裂化家族化技術,如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開發(fā)的MGD、MIP-CGP、DCC、ARGG以及CPP反應工藝,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的靈活多效催化裂化工藝方法(FDFCC),石油大學(華東)的雙提升管技術(TSRFCC和TSRCP-MPE)以及石油大學(北京)的輔助反應器技術等具有各自技術特色的催化反應技術,滿足市場對催化裂化產品的要求。
對于提升管出口快分型式為粗旋+頂旋型式的催化裂化裝置反應沉降器,其特點是粗旋升氣管與頂旋入口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保證粗旋出口散落的油氣以及汽提段汽提出來的油氣加上汽提蒸汽進入到頂旋內。由于上述介質不是密閉快速直接進入到旋風分離器內,導致沉降器器壁、粗旋和頂旋的筒體外部結焦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這些焦塊時常會由于操作的波動脫落,堵塞在待生斜管入口和滑閥,導致催化劑不能正常流化運行,直到裝置切斷進料或者停工進行處理,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催化裂化裝置中油氣結焦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一般認為油氣中的濕、重組分是造成結焦的根源,原料霧化、沉降器內流動狀況、溫度分布、油氣停留時間及操作方式等對結焦有重要影響。由于沉降器截面積較大,油氣速度低,在沉降器空間的停留時間長且存在油氣流動死區(qū),導致油氣二次過裂化反應和油氣中重組分冷凝增加,油氣結焦的可能性隨之上升。油氣中重組分生成的結焦物黏附在沉降器內壁及內部構件外表面并不斷增加厚度,形成嚴重危害裝置長周期運行的隱患。
為解決沉降器系統(tǒng)的結焦問題,國內外研究單位和工程公司已提出了不少相關的專利。中國專利ZL92112441.4、ZL96103419.X、美國專利US5158669、歐洲專利EP0593827A1等在粗旋下部連接了一個預汽提段,減少從粗旋料腿向下夾帶的油氣量,縮短反應油氣在沉降器內的停留時間。中國專利ZL96103478.5、ZL96103420.3和ZL01228805.5提出了一種氣固快速分離器,并在其外面加了一個封閉罩以實現油氣的快速引出。這些專利重點在于提升管末端油氣與催化劑的快速分離、降低下排入汽提段的油氣量及粗旋升管上升的油氣快速導出沉降器,而對于被催化劑顆粒夾帶或吸附進入沉降器底部和汽提段的油氣沒有處理方法。汽提段汽提出來的油氣雖然量不大,但多為重餾分,且需要經過整個沉降器空間才能進入頂旋離開沉降器,這部分油氣停留時間長,容易在沉降器內結焦。
中國專利ZL201010263125.5將粗旋升氣管與頂旋入口封閉直聯,并在沉降器中心線上設置一根油氣引流管使汽提段汽提出來的油氣快速進入頂旋,如圖2所示。由于在設置一根中心引流管,該專利沒有將料腿和汽提段的油氣控制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只能減少沉降器空間內部分油氣,仍有部分油氣散落在沉降器內壁和中心引流管周圍而結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沉降器防結焦設備,實現油氣和催化劑快速分離的同時,將料腿攜帶的油氣、汽提蒸汽控制在一個小范圍內,用油氣導引管密閉和快速的導引至旋風分離器入口,有效避免油氣在沉降器內結焦,且具有較大的操作彈性,從而避免結焦對催化裂化裝置長周期平穩(wěn)生產的危害。本技術適用于內提升管或外提升管催化裂化裝置,也適用于多提升管催化裂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結焦沉降器,其包括提升管1、粗旋4、粗旋料腿5、旋升氣管6、頂旋8、頂旋料腿9、頂旋升氣管10以及集氣室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管1與所述粗旋4連接,所述粗旋4與所述粗旋料腿5連接,所述頂旋8與所述頂旋料腿9連接,所述頂旋升氣管10連接所述集氣室11;
所述粗旋4連接粗旋升氣管6,所述粗旋升氣管6由所述油氣集合管7的側壁接入,所述頂旋8入口與油氣集合管7連接,形成提升管1、粗旋4、粗旋升氣管6、油氣集合管7與頂旋8的密閉直聯結構。
所述油氣集合管7側壁或下方設置油氣密閉導引管3,所述防結焦沉降器的下部設置密封蓋板2,所述油氣密閉導引管3、粗旋料腿5、頂旋料腿9、提升管1下端口位于所述密封蓋板2以下;
所述密封蓋板2與所述油氣密閉導引管3、粗旋料腿5、頂旋料腿9、提升管1的外壁之間以及與所述防結焦沉降器的內壁之間留有空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394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800kV換流站用套管端部連接金具
- 下一篇:變電站開關柜安全遮欄撐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