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鼻夾式鼻插管管路脫落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3714.4 | 申請日: | 2014-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43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市立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02 | 分類號: | A61M25/02;A61J15/00;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張中南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鼻夾式鼻 插管 管路 脫落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鼻插管管路脫落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鼻插管醫療臨床有2大用途:1、胃腸道減壓,2、鼻飼飲食。
1、胃腸道減壓:胃腸道減壓是某些外科手術后很重要的治療措施,是將胃管至于胃內將胃內容物引流出,減輕胃腸道壓力,預防術后并發癥。臨床治療過程中管道一旦脫落,出現胃腸道內壓力過高,即會引起較嚴重并發癥,甚至威脅病人生命。
2、鼻飼飲食:腸內營養、促進手術愈合和病人盡快恢復的最佳途徑和重要之手段之一,鼻飼護理是將導管經鼻腔插入胃內,從管內輸注食物、水分和藥物,以維持病人的營養治療的技術,鼻胃腸管因其放置時間長、不易發生因液體反流引起的嘔吐和誤吸、能夠滿足腸內營養需要而被應用于臨床,但鼻腸管的成功置入并不容易,故病人中鼻胃腸管移位或脫落后再插管的難度很大,所以妥善固定鼻胃腸管防止其脫落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固定方法是用兩條條形膠布交叉固定于患者鼻翼和耳垂,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1、條形膠布黏附力不強,受力面積小.易過敏,易壓迫周圍皮膚,患者術后搬動時,易牽拉胃管、鼻腸管,使其位置發生改變,失去減壓功能;2、術后患者面罩供氧時,濕化蒸汽容易將膠布浸濕,失去黏附力,導致胃管鼻腸管位置松動,易于脫出。
而且,對于患有意識不清或障礙的患者,經常因膠布刺激面部不適使其無意識的撥弄鼻管,脫落后不易被發現,造成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鼻夾式鼻插管管路脫落報警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一種鼻夾式鼻插管管路防脫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彈性鼻夾和粘貼在鼻夾上的敷貼,所述鼻夾內設有報警裝置,且報警裝置通過導線與設置在鼻夾兩個夾持端的觸墊相連。
上述報警裝置包括相互串聯的電源、喇叭和報警燈。
上述敷貼是“人”字形敷貼。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經濟耐用。其彈性夾結構符合鼻梁結構,鼻夾墊有效保護病號的鼻翼防止夾傷,敷貼材質柔軟,順應性強,黏性溫和,對皮膚損傷小,該實用新型有效的避免長期使用膠布對皮膚壓迫,同時有效的防止了因患者皮膚潮濕、油脂過多等原因造成的鼻貼浸濕,失去黏附力,導致胃管鼻腸管位置松動、脫出,不影響病人活動,即使管路脫落,觸墊聯通報警裝置,發出報警提示,可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鼻夾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鼻夾的透視圖。
圖5為本實用型的報警裝置電路圖。
其中,1、鼻夾,2、敷貼,3、觸墊,4、報警裝置,5、導線,6、電源,7、喇叭,8、報警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鼻夾式鼻插管管路防脫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彈性鼻夾1和粘貼在鼻夾1上的敷貼2,所述鼻夾1內設有報警裝置4,且報警裝置4通過導線5與設置在鼻夾兩個夾持端的觸墊3相連。
如圖5所示,上述報警裝置4包括相互串聯的電源6、喇叭7和報警燈8。
如圖1、2所示,上述敷貼2是“人”字形敷貼。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首先將拱形彈性鼻夾1插在病號的鼻梁處,根據病號鼻梁結構調整好觸墊3,使其舒適,再將敷貼2的不粘貼紙撕掉,將敷貼2下端的“人”字形結構部分分別螺旋交叉纏繞在鼻腸管上,將剩余膠布固定于彈性鼻夾1的頂端,一旦管路脫落鼻夾1夾持端的觸墊3相互接觸,使其報警裝置4形成通路,喇叭7與報警燈8同時工作,提醒醫護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理和操作,避免危險的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市立醫院,未經青島市市立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37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胃管固定器
- 下一篇:一種PICC置管防水保護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