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軟油管打撈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1282.3 | 申請日: | 2014-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69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璐;張希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牡丹江宏岡石油工具廠 |
| 主分類號: | E21B31/18 | 分類號: | E21B31/18 |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專利商標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張雨紅 |
| 地址: | 157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管 打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鉆采打撈工具。
背景技術
在石油鉆采作業中常發生有將如塑料管、橡膠管和鋼絲骨架塑膠復合管等軟油管斷落在套管中的情況,使用已有打撈工具無法將其打撈出來。經中國專利文獻檢索和查閱有關資料尚未見有可打撈上述軟油管打撈工具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它可高效地打撈落在套管內的如塑料管、橡膠管和鋼絲骨架塑膠復合管等軟油管的打撈筒。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它由上接頭、彈簧、筒體、彈簧座、定位套、卡瓦、引鞋和芯桿組成,所述筒體為上下兩端口分別設有內螺紋和外螺紋的圓筒狀體,筒體下端內壁為向下筒徑逐漸縮小的錐形壁,所述卡瓦為外壁呈圓錐形,內壁設有卡牙,其上設有脹縮口的筒狀體,所述芯桿為由上至下依次為大徑段、小徑段、中徑段小徑段和錐形頭的桿狀體,筒體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螺紋與上接頭和引鞋相連,彈簧、彈簧座、定位套、卡瓦和芯桿位于筒體內,芯桿穿于彈簧座、定位套和卡瓦內,彈簧套在彈簧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它可高效地打撈落在套管內的如塑料管、橡膠管和鋼絲骨架塑膠復合管等軟油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半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芯桿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筒體半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卡瓦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它由上接頭1、彈簧2、筒體3、彈簧座4、定位套5、卡瓦6、引鞋7和芯桿8組成,所述筒體3為上下兩端口分別設有內螺紋和外螺紋的圓筒狀體,筒體3下端內壁為向下筒徑逐漸縮小的錐形壁,所述卡瓦6為外壁為錐形壁,內壁設有卡牙9,其上設有脹縮口10的筒狀體,所述芯桿8為由上至下依次為大徑段、小徑段、中徑段小徑段和錐形頭的桿狀體,筒體3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螺紋與上接頭和引鞋相連,彈簧2、彈簧座4、定位套5、卡瓦6和芯桿8位于筒體3內,芯桿8穿于彈簧座4、定位套5和卡瓦6內,彈簧2套在彈簧座4上,所述卡牙9其上牙面與下牙面夾角是朝中心上方指向的螺紋狀牙。
工作原理:在打撈操作中,打撈筒在套管內向下運動,當接觸斷落的軟油管時,首先被引鞋7引入打撈筒,同時芯桿8也部分進入軟油管中,繼續施加軸向壓力,軟油管頂住卡瓦6,并使卡瓦6脫開筒體3的錐形壁在筒體內上行,當卡瓦6由芯桿8的中徑段上行到芯桿8的小徑段后軟油管依次進入卡瓦6、定位套5和彈簧座4中,此時,上提鉆桿,彈簧2下壓卡瓦6,卡瓦6連同被其抱緊的軟油管在筒體內相對向下運動,當卡瓦6由芯桿8的小徑段下行到芯桿8的中徑段時,卡瓦6和芯桿8夾緊軟油管,至卡瓦6的錐形外壁與筒體3下端錐形內壁相貼合時夾咬力最大,繼續上提鉆桿實現打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牡丹江宏岡石油工具廠,未經牡丹江宏岡石油工具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12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