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玻璃液供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0646.6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47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余襄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5/225 | 分類號: | C03B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張俊閣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供應 系統 | ||
技術領域
一種玻璃液供應系統,本實用新型尤指一種于窯爐中具有一澄清區,可使玻璃液被完全消泡的玻璃液供應系統。
背景技術
平板玻璃的制造方式,借助熔解(Melt)步驟,將玻璃原料熔解成玻璃液后,再將玻璃液經由澄清(Refine)與攪拌(Stirring)等步驟,使其達到澄清且均質化(Homogeneous),才可進一步經冷卻(Cooling)加工成型為平板玻璃;承上,玻璃液在整個輸送過程中,其所有的制程條件,例如原料與溫度等,均有可能會影響平板玻璃的品質,最常見的問題是當玻璃液中有氣泡的存在,成型后的玻璃成品會因含有氣泡而影響其品質,尤其是用于顯示器的玻璃,若有氣泡存在更為一重大缺失,又,當玻璃液的均質化程度不夠,成型后的玻璃成品會產生筋紋(Cord),也會影響玻璃成品的品質,是以,如何使玻璃液達到澄清且均質化的結果,是玻璃制程中極其關鍵且必要考慮的條件;請參閱圖1,圖中所示為現有的玻璃液供應系統,如圖,現有的玻璃液供應系統1由一熔解槽10、一澄清裝置11、數個攪拌裝置12、一冷卻裝置13及數個通道14所組構而成,其中,數個通道14用以連通熔解槽10與各裝置(11、12、13),首先,熔解槽10以高溫對玻璃原料加熱,使其熔解成玻璃液,并輸送到澄清裝置11消除玻璃液內部的氣泡,使玻璃液呈現澄清狀,再借助攪拌裝置12對消泡后的玻璃液進行攪拌,使其達到均質化,最后,通過冷卻裝置13進行降溫,依此,可產生一澄清且均質化的玻璃液,供玻璃成型裝置加工成型為玻璃基板,另有其他先前技術以供參考,如下:
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I406823號《制造玻璃片的方法及裝置》;
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I406827號《減少玻璃中氣體雜質的裝置及方法》;
中國臺灣專利公開號第201134773號《制造玻璃物件的設備及方法》;
中國專利公告號第101357819號《貴金屬料道加熱裝置及方法》;
美國專利公告號第7,032,412號《Method?of?manufacturing?glass?sheets?with?reduced?blisters》;
只是,由上述諸多前案所揭技術可知,現有技術的玻璃液供應系統,其揭露的熔解槽多僅作為熔解玻璃原料的用途,而玻璃液的氣泡的消除,通常需在澄清裝置中施以高溫加熱完成,然,澄清裝置的材質多為白金等貴金屬,一者,受高溫加熱后的白金貴金屬易有白金顆粒(Pt?particles)析出,其進入玻璃液后,會影響玻璃成品的品質,再者,白金貴金屬的價格相當昂貴,使得玻璃液供應系統的整體建構成本相當高。
承上,雖有現有技術揭露一種可在熔解槽中讓玻璃液消除氣泡的發明,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第102503076號《用于熔化高堿鋁硅酸鹽玻璃的窯爐》,其所揭露的窯爐結構包含用以熔解玻璃的一預熔池和與的相連的一熔化池,其中,所述熔化池中成型有高度較熔化區高的一澄清區,可使熔解后的玻璃液的深度變淺,借此提高底部玻璃液溫度,減小底部玻璃液的靜壓,以利于氣泡的消除,另有其他先前技術以供參考,如下:
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I402229號《玻璃熔爐及熔化玻璃的方法》;
中國專利公告號第202785940號《一種玻璃窯爐》;
惟,由上述諸多前案所揭技術可知,現有技術的熔解槽雖也包含了消除玻璃液的氣泡的作用,然,澄清區的設置高度,仍不足以讓玻璃液的深度形成極淺狀態,一者,玻璃液中的氣泡,逸出玻璃液表面的所需時間仍較久,再者,與加熱裝置設置的距離相對較遠,無法借助高溫來加速氣泡的逸出,依此,現有技術于熔解槽內進行玻璃液氣泡消除作業的消泡效果仍不明顯,無法達到完全消泡,故現有技術的玻璃液供應系統中,澄清裝置仍為不可去除的必要裝置,是以,如何提高玻璃液澄清及均質化程度,卻又能減少白金貴金屬的使用,乃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人依據多年來從事相關行業及產品設計的經驗,針對現有的玻璃液供應系統進行研究及分析,期能設計出較佳的實體產品;緣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消泡率及均質化程度的玻璃液供應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未經富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06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