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0439.0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70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長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長春 |
| 主分類號: | A61B18/12 | 分類號: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脈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涉及一種血管外科治療中使用的手術器械。
背景技術
下肢淺靜脈曲張是臨床常見的一組病癥的臨床表現,原發性下肢淺靜脈曲張多與重體力勞動和站立工作有關,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造成靜脈曲張。
淺靜脈曲張的早期臨床表現只是肢體表面可見擴張、迂曲的條索狀突起。而后可出現患肢腫脹增粗、酸脹、沉重感和疼痛。淺靜脈曲張造成皮膚營養障礙、瘙瘁。皮膚抓瘁導致皮炎、色素沉著甚至皮膚靜脈性潰破及感染,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及遠期生存質量。
目前國內在治療靜脈曲張時主要有以下幾種常用的方法:
(1)脈沖光治療:僅對輕微型表淺的細小青筋有苯好療效。
(2)硬化劑治療:用侵蝕性的化學藥劑注射在曲張靜脈內,破壞血管內膜,使曲張靜脈的管腔封閉愈合。因治療效果不確切,而且易復發,且有較多并發癥,國內大醫院已經棄之不用。
(3)外科抽除手術:病人稱之為“剝皮抽筋”,手術時間長,手術可切口多,病人需要承受的痛苦大,術后病人需長時間臥床休息,而且術后疤痕大。
(4)激光微創手術:能避免傳統手術造成的色素沉著、疼痛、感染以及創傷過大的弊端。用現代的激光技術和儀器在皮膚打一個小孔,在靜脈管腔內導入激光束,利用激光的熱能封閉靜脈管搶,其缺點是購置激光設備成本較高,不利于普及。
(5)動力靜脈曲張旋切術:采用動力靜脈旋切器,帶有灌注的照明棒和充盈麻醉,對淺層曲張需要切除的靜脈做微創切除剝除,其缺點是操作復雜,手術成本高。
(6)電凝法:在手術中把電凝導絲插入絕緣套管中使用,其缺點是操作復雜,電凝功能彌散,治療不確切。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成本低、術后不留疤痕、治療效果確切且易于操作和推廣的用于治療靜脈曲張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屬導絲;
絕緣套管,用于包裹所述金屬導絲;以及
滑動套管,可滑動地套于所述絕緣套管之外,
其中,所述金屬導絲的一端露出于所述絕緣套管且構成圓環形部分,并且在所述金屬導絲的另一端連接有用于與電刀連接的接插件,
所述滑動套管能夠在所述絕緣套管上滑動以至于能夠使得所述圓環形部分露于所述滑動套管之外或者被收入所述滑動套管之中。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金屬導絲為電凝導絲。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包裹所述金屬導絲的所述絕緣套管的直徑為0.02~0.05cm。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包裹所述金屬導絲的所述絕緣套管的直徑為0.03~0.04cm。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包裹所述金屬導絲的所述絕緣套管的直徑為0.035。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滑動套管的沿所述絕緣套管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圓環部分的直徑。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滑動套管由絕緣材料構成。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圓環形部分的直徑為0.5~2.0cm。
作為較佳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圓環形部分的直徑為1.0cm。
在手術治療中,先穿刺曲張靜脈然后送入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通過導絲傳遞電刀的能量,使得高頻電凝破壞血管內膜使其閉合并纖維化,達到治療靜脈曲張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結構簡單,易操作,成本低。
另一方面,因為導絲及包裹它的絕緣套管的直徑非常小,而且,在將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送入到血管的過程中圓環形部分能夠被收入在滑動導管中,因此,手術創傷小,不需要縫合,而且去掉術后也不會留有疤痕。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介紹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個可能實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確認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或決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護的范圍。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的構造示意圖。
下面參照圖1對于本本實用新型的O型靜脈腔內治療導絲進行具體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長春,未經王長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04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集成化可配置工業信息監測分析控制系統
- 下一篇:能源管理設備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