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試氣浮針桿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50245.0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98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盧志偉;資同江;張君安;劉波;魏明明;方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黃秦芳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試 氣浮針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態實驗裝置,尤其是一種測試氣浮針桿承載力的靜態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對針桿部分采用氣體潤滑技術取代傳統的油潤滑,已經解決了在油污染和提高針桿運動速度、減小運動副間的磨損和提高針桿運動精度方面一直影響縫紉機針桿運動速度和工作效率的難題。但是氣浮潤滑還有諸多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氣體的可壓縮性導致氣體的承載力較低,剛度差,而氣體的承載力又是縫紉機針桿的重要工作特性之一,直接影響到針桿的工作情況。尤其是針桿在高速運轉情況下,針桿本身就容易出現振動等不穩定現象,若加之承載力不夠,更易出現針桿的偏心,最終導致針桿的卡死。因此,對針桿部分氣體對針桿的承載力進行測試以便知道氣體能承受針桿多大的載荷,從而對針桿適當加載保證其正常工作成為目前一個熱點,而如何對氣浮針桿的承載力進行測試成為當今氣浮潤滑領域的一個難點。由于氣體軸承的氣膜間隙很小,使得對氣膜間隙內承載壓力分布狀況的測定比較困難。
????近幾年隨著我國先進測試技術和設備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測試氣浮承載力的實驗設備,特別是加載裝置較復雜,成本較高,使用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容易實施的測試氣浮針桿承載力的靜態實驗裝置。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測試氣浮針桿的靜態實驗裝置,包括針桿、針桿保持裝置、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垂直設置于底座上,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針桿保持裝置包括垂直固定于底座上的凸臺和垂直設置在凸臺上的第一滑桿、第二滑桿和第三滑桿,所述第一滑桿、第二滑桿和第三滑桿一端分別通過可使其上下、左右、前后移動的滑塊連接在凸臺上,第一滑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帶有吊鉤的固定件,第二滑桿和第三滑桿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上氣浮軸套和下氣浮軸套;所述針桿頂端通過吊鉤連接,其底端豎直穿過上氣浮軸套和下氣浮軸套;所述支架頂端設置有定滑輪,定滑輪上繞有金屬絲,金屬絲的兩端分別連接砝碼和針桿。
所述凸臺上設置有可使滑塊上下滑動的第一凹槽,所述滑塊通過內角圓柱頭螺釘與凸臺緊固;所述滑塊上設置有與第一滑桿、第二滑桿和第三滑桿配套的第二凹槽,第一滑桿、第二滑桿和第三滑桿與第二凹槽通過緊固螺釘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塊和位于固定塊底端的掛鉤;下氣浮軸套倒立設置在第三滑桿端部,所述氣浮軸套由外軸套和內軸套封閉性貼合組成,內軸套上設置有節流孔,外軸套上設置有進氣孔。
????所述針桿頂端設置有具有鉤環的吸附彈性套,吊鉤通過與鉤環連接固定針桿。
與現有測試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機械結構簡單,操作簡單容易,準確度高,對實驗室進行針桿在一般載荷下的承載測試來說綽綽有余,成本還低,并且可通過移動上下軸套所在的滑桿來調整供氣的合適位置,保證針桿在進行載荷承載測試時能夠平穩快速的運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滑塊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上氣浮軸套和下氣浮軸套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座;2.支架;3.砝碼;4.內角圓柱頭螺釘;5.定滑輪;6.固定塊;7.吊鉤;8.吸附彈性套;9.內軸套;10.外軸套;11.針桿;12.金屬絲;?13.第一凹槽;14.第一滑桿;15.第二滑桿;16.滑塊;17.第三滑桿;18.凸臺;19.第二凹槽;20鉤環;21.上氣浮軸套;22.下氣浮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及圖3,一種測試氣浮針桿的靜態實驗裝置,包括針桿11、針桿保持裝置、支架2和底座1,本實用新型底座1優選花崗巖材質,支架2垂直設置于底座1上,針桿保持裝置包括垂直固定于底座1上的凸臺18和垂直設置在凸臺18上的第一滑桿14、第二滑桿15和第三滑桿17,所述第一滑桿14、第二滑桿15和第三滑桿17一端分別通過可使其上下、左右、前后移動的滑塊16連接在凸臺18上,第一滑桿14的另一端設置有帶有吊鉤7的固定件,第二滑桿15和第三滑桿17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上氣浮軸套21和下氣浮軸套22;針桿11頂端通過吊鉤7連接,其底端豎直穿過上氣浮軸套21和下氣浮軸套22;支架2頂端設置有定滑輪5,定滑輪5上繞有金屬絲12,金屬絲12的兩端分別連接砝碼3和針桿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業大學,未經西安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502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試驗臺架
 - 下一篇:前照燈光形檢測機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