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9285.3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30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龍;魏鋒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3/66 | 分類號: | G01S13/66;G01S7/3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 地址: | 71007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雷達 光電 一體化 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可用于低空飛行器探測監視領域。
背景技術
在低空飛行器探測監視領域,通常采用雷達搜索目標后將目標分配給光電監視設備跟蹤監視,雷達搜索與光電跟蹤相結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單探測源對低空小目標探測時的瞬間遮蔽問題,實現單源探測瞬間遮蔽時的目標信息互補。
關于雷達與光電一體化結構,現有的技術有以下兩種形式。
一種是雷達與光電設備承載在不同平臺上,物理位置分開,雷達搜索、光電跟蹤的形式。其特點是物理位置上相對獨立,可以在探測區域上互不干擾,達到更高的探測精度,提高數據關聯的精度,進一步提高了多源監視數據的融合精度,但是位置分離帶來的問題是雷達天線單元和光電探測單元各使用一個承載平臺,體積較大、系統重量大,制造成本高,機動性能差。
一種是同平臺不同軸形式,雷達和光電設備集成在同一轉臺上,雷達位于光電設備后部獨立旋轉,光電設備的方位伺服靠旋轉平臺的旋轉來實現,光電設備具備獨立俯仰伺服機構。其特點是提高了多源監視數據的融合精度,將兩個平臺集成為一個,相對減少了系統體積。但是由于轉臺旋轉的特點,雷達天線在自身自轉的同時還伴隨主轉臺的旋轉進行公轉,因此雷達方位在軟件設計和數據處理上相對復雜。同時由于雷達和光電兩個探測設備集成在一個轉臺上,相對增大了轉臺體積。即同平臺不同軸結構的特點是系統可靠性高,機動性相對較好,但是軟件算法相對復雜,轉臺體積偏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結構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種同軸不同轉臺的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對上述兩種結構所存在的不足作進一步改進。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雷達與光電探測裝置包括平臺、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平臺用于承載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技術特征為:
所述雷達接收天線安裝于所述平臺上,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安裝于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方,所述雷達發射天線安裝于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上方。
所述雷達發射天線、雷達接收天線和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共軸安裝。
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通過運動機構安裝在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所述運動包括方位機構和俯仰機構,所述方位機構帶動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作圓周運動,所述俯仰機構帶動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作俯仰運動。
所述方位機構安裝于所述雷達接收天線上,所述俯仰機構安裝于所述方位機構,所述光電探測監視設備所述俯仰機構上。
所述雷達發射天線為圓柱面天線。
所述雷達接收天線為圓柱面天線。
所述平臺設有艙體,該艙體用于存放電源和電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由于雷達與光電布置在同一軸上,集成在一個平臺上,相對減小了系統體積,降低了制造成本,增加了機動性能,有效解決了雷達與光電設備承載在不同平臺上機動性差,制造成本高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光電設備布置在低空監視雷達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間,對發射、接收實現了有效隔離,同時保證紅外監視設備探測單元全方位旋轉和有效的俯仰角度,這種一體化結構布置可降低監視設備數據融合復雜度,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同時軟件算法也得到簡化,有效解決了雷達與光電同平臺不同軸結構算法復雜、轉臺體積偏大的不足。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解釋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雷達與光電一體化結構的結構參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光電探測監視設備具體是指本領域常用的可見光攝像機、紅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機等。
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雷達與光電一體化探測裝置包括平臺6,以及集成在系統平臺上的雷達天線和光電設備組成三大模塊構成,其中雷達天線單元分為雷達發射天線1和雷達接收天線5,光電設備由俯仰機構2,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方位機構4組成。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可以依靠方位驅動機構實現方位伺服。光電探測監視設備3可以依靠俯仰驅動機構實現俯仰伺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92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的熱管理和過濾系統
- 下一篇:打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