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進料加工磨床的上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6830.3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67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丁永超;汪凱;王紅英;徐慶法;徐美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41/00 | 分類號: | 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進料 加工 磨床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設備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雙進料加工磨床的上料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軸承圈需要進行多次磨削后才能制成合格件,其在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進行粗磨后再到雙進料加工磨床中進行磨削,其需要將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加工成的軸承圈搬運到上料機構中,然后通過上料機構將這些經過粗磨的軸承圈放入雙進料加工磨床中進行磨削,其需要人工將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加工成的軸承圈進行搬運,其效率低,而且增加了人工勞動量,增加了人工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進料加工磨床的上料機構,它將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設于雙進料加工磨床的兩側,并可以自動將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的軸承圈送入雙進料加工磨床進行二次加工,無需人工搬運上下料,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勞動量,降低人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
一種雙進料加工磨床的上料機構,包括第一軸承加工磨床、第二軸承加工磨床和雙進料加工磨床,雙進料加工磨床在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之間,所述雙進料加工磨床的頂部固定有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分別固定在其對應的齒輪箱中,齒輪箱的輸出軸豎直向下、其上固定有傳送輪;
所述第一軸承加工磨床的左側固定有第一支撐柱,第一支撐柱上固定有第一傳送柱,第一傳送柱的底端為弧形端,第一傳送帶沿著第一傳送柱的前側壁和后側壁張緊在第一傳送柱的底端和第一伺服電機的傳送輪上,第一傳送帶的側壁上成型有多個弧形凸起塊,第一軸承加工磨床的出料通道的出口端靠近第一傳送柱的底部前側壁處的第一傳送帶的其中一個弧形凸起塊,雙進料加工磨床的頂部設有第一進料通道和第二進料通道,第一進料通道靠近第一伺服電機,第二進料通道靠近第二伺服電機,第一進料通道的進料端靠近第一傳送柱上部的第一傳送帶的弧形凸起塊,第一進料通道的出料端與雙進料加工磨床的頂部固定有的第一進料道相通接;
所述第二軸承加工磨床的左側固定有第二支撐柱,第二支撐柱上固定有第二傳送柱,第二傳送柱的底端為弧形端,第二傳送帶沿著第二傳送柱的前側壁和后側壁張緊在第二傳送柱的底端和第二伺服電機的傳送輪上,第二傳送帶的側壁上也成型有多個弧形凸起塊,第二軸承加工磨床的第二出料通道的出口端靠近第二傳送柱的底部前側壁處的第二傳送帶的其中一個弧形凸起塊,第二進料通道的進料端靠近第二傳送柱上部的第二傳送帶的弧形凸起塊,第二進料通道的出料端與雙進料加工磨床的頂部固定有的第二進料道相通接。
所述第一傳送柱和第二傳送柱均由豎直部、中間過渡弧形部和橫向部組成,豎直部成型在中間過渡弧形部的底端、橫向部成型在中間過渡弧形部的上端,兩個支撐桿固定在地面上,支撐桿的上端鉸接有支撐輪,支撐輪在中間過渡弧形部的下方,中間過渡弧形部的前側壁和后側壁上的第一傳動帶或第二傳動帶壓靠在支撐輪上;第一傳送柱的橫向部的前側壁的第一傳動帶的其中一個弧形凸起塊靠近第一進料通道的進料端,第一傳送柱的橫向部由中間過渡弧形部的上端至第一進料通道的進料端之間的部分的底部固定有擋板,插套在第一傳送柱的橫向部上的弧形凸起塊的待加工軸承圈壓靠在擋板上。
所述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上均固定有連接塊,豎直檔桿固定在連接塊上,豎直檔桿在豎直部的前側壁的前方、其靠近豎直部的前側壁上的第一傳動帶或第二傳動帶的弧形凸起塊的前側壁;中間過渡弧形部上固定有弧形擋塊,弧形擋塊的背面靠近中間過渡弧形部的前側壁上的第一傳動帶或第二傳動帶的弧形凸起塊的前側壁;第一軸承加工磨床的頂部固定有連接支撐桿,連接支撐桿上固定有橫向檔桿,橫向檔桿在第一傳送柱的橫向部的前側壁的前方、其靠近第一傳送柱的橫向部的前側壁上的第一傳動帶的弧形凸起塊的前側壁。
所述第一軸承加工磨床的出料通道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的第二出料通道的中部分別穿過第一軸承加工磨床旁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旁設有的退磁機的中間物料通道。
所述第一傳動帶和第二傳動帶結構均相同,均采用塑料傳動帶,其有多個塑料連接塊相互前后鉸接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它將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設于雙進料加工磨床的兩側,并可以自動將第一軸承加工磨床和第二軸承加工磨床的軸承圈送入雙進料加工磨床進行二次加工,無需人工搬運上下料,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勞動量,降低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68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