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光口的無線路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6241.5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52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高碩欣;陳煜;劉彥峰;張龍;趙玉斌;秦永生;焦楊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康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71 | 分類號: | H04L12/771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吳立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光口 無線 路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帶光口的無線路由器,屬于無線路由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無線路由器是帶有無線覆蓋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應用于用戶上網和無線覆蓋,無線路由器可以看作一個轉發器,將寬帶網絡信號通過天線轉發給附近的無線網絡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支持wifi的手機等,市場上流行的無線路由器一般都直接設置有網線連接的口,而隨著光纖入戶工程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網絡以光纖的形式存在,想要將無線路由器與光纖相連,需要增加很多設備,這些設備的價格都比較昂貴,而且通訊協議不一定匹配,通訊效果也不好,給用戶帶來很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直接與光纖連接的無線路由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光口的無線路由器,包括:CPU模塊、發送FIFO模塊、接收FIFO模塊、數據幀編碼模塊、數據幀解碼模塊、并串轉換模塊、串并轉換模、接口轉換模塊、光開光模塊、第一光分路器、第二光分路器、光功率監測模塊、切換控制電路模塊、無線收發模塊、按鈕控制模塊、顯示屏模塊、存儲模塊、功率放大模塊、天線和電源模塊;
所述CPU模塊設有并行通信口,所述發送FIFO模塊的輸入端和接收FIFO模塊的輸出端分別連接到CPU模塊的并行通信口,所述發送FIFO模塊的輸出端依次串接數據幀編碼模塊和并串轉換模塊后與接口轉換模塊相連,所述接口轉換模塊與串并轉換模的輸入端口相連,所述串并轉換模的輸出端串接數據幀解碼模塊后與接收FIFO模塊的輸入端相連;
所述接口轉換模塊與光開光模塊相連,所述光開光模塊分別與第一光分路器和第二光分路器相連,所述第一光分路器和第二光分路器分別與光功率監測模塊相連,所述光開光模塊和光功率監測模塊分別與切換控制電路模塊相連,所述切換控制電路模塊與上述CPU模塊相連;
所述CPU模塊分別與無線收發模塊、按鈕控制模塊、顯示屏模塊和存儲模塊相連,所述無線收發模塊與功率放大模塊相連,所述功率放大模塊與天線相連,所述電源模塊為整個無線路由器供電。
所述按鈕控制模塊包括電源按鈕、復位按鈕和模式選擇按鈕。
所述電源模塊連接有市電電源插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光纖接口和無線路由器相結合,將光纖信號轉化為滿足通訊協議的電信號,通過無線收發模塊和天線實現了從光纖光信號到無線信號之間的轉換,滿足了光纖用戶無線上網的需求,整個裝置成本較低,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CPU模塊、2為發送FIFO模塊、3為接收FIFO模塊、4為數據幀編碼模塊、5為數據幀解碼模塊、6為并串轉換模塊、7為串并轉換模、8為接口轉換模塊、9為光開光模塊、10為第一光分路器、11為第二光分路器、12為光功率監測模塊、13為切換控制電路模塊、14為無線收發模塊、15為按鈕控制模塊、16為顯示屏模塊、17為存儲模塊、18為功率放大模塊、19為天線、20為電源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帶光口的無線路由器,包括:CPU模塊1、發送FIFO模塊2、接收FIFO模塊3、數據幀編碼模塊4、數據幀解碼模塊5、并串轉換模塊6、串并轉換模7、接口轉換模塊8、光開光模塊9、第一光分路器10、第二光分路器11、光功率監測模塊12、切換控制電路模塊13、無線收發模塊14、按鈕控制模塊15、顯示屏模塊16、存儲模塊17、功率放大模塊18、天線19和電源模塊20。
所述CPU模塊1設有并行通信口,所述發送FIFO模塊2(先進先出)的輸入端和接收FIFO模塊3(先進先出)的輸出端分別連接到CPU模塊1的并行通信口,所述發送FIFO模塊2的輸出端依次串接數據幀編碼模塊4和并串轉換模塊6后與接口轉換模塊8相連,所述接口轉換模塊8與串并轉換模7的輸入端口相連,所述串并轉換模7的輸出端串接數據幀解碼模塊5后與接收FIFO模塊3的輸入端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康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太原康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62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膜晶體管
- 下一篇:雙極型縱向平面式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