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合器及其摩擦轂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6232.6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32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培良;鄭捷;何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13/62 | 分類號: | F16D13/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謝偉;曾旻輝 |
| 地址: | 51022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合器 及其 摩擦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挖泥船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離合器及其摩擦轂。
背景技術
現代挖泥船的泥泵離合器主要為stromag-GSW型式的離合器。此型離合器雖然設計合理、工作可靠、能有效實現各種保護,但離合器摩擦片在脫/合過程中會產生固有磨損,一般2-6個月就需要更換一次摩擦片。更換摩擦片時需先拆卸、移開前摩擦轂及后摩擦轂,而要移開后摩擦轂則必須要先拆卸連軸器高彈、離合器支撐軸承總成,而聯軸器高彈和支撐軸承總成的各個安裝螺栓均為緊配螺栓,有的力矩高達2600N·m,支撐軸承總成重達近1噸;而且此處供拆裝的空間有限,所以為了更換離合器摩擦轂片,需要耗費過多的時間、精力拆卸、安裝聯軸器高彈和離合器支撐軸承總成。一般4位熟練工人需要24小時才能完成更換整套摩擦片的工作,而且經常拆、裝聯軸器高彈和離合支撐軸承總成,還會造成一些緊配螺栓、軸承等的零部件損傷。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離合器及其摩擦轂,改善離合器摩擦轂的結構,實現其方便快捷的拆、裝。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摩擦轂,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第二部分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形成環形本體。
下面對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部分的兩個端部分別設有第一固定臺,所述第一固定臺上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部分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固定臺,所述第二固定臺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固定孔對應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連接件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固定臺、所述第二固定臺均為耳板法蘭。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平行投影為半圓形。
優選的是,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一種離合器,其包括相對設置的前摩擦片、后摩擦片,還包括設于所述前摩擦片外部的前摩擦轂,設于所述后摩擦片外部的后摩擦轂,所述前摩擦轂與所述后摩擦轂鏡像對稱固定,所述前摩擦轂和/或所述后摩擦轂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第二部分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形成環形本體。
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原理、效果等進行說明:
將所述摩擦轂分成兩半式結構,在進行摩擦轂的安裝時,將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依次套于所述前摩擦片或所述后摩擦片的外部,再通過所述連接件進行固定;不僅實現了摩擦轂自身的拆、裝方便快捷,且在更換摩擦片時,僅需拆卸摩擦轂即可;更換一整套摩擦片的時間由原來的24小時縮短到4小時,大大節省了更換摩擦片的工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摩擦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摩擦轂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摩擦轂,12、第一部分,122、第一固定臺,124、第一固定孔,14、第二部分,142、第二固定臺,144、第二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離合器,其包括相對設置的前摩擦片、后摩擦片,設于所述前摩擦片外部的前摩擦轂,設于所述后摩擦片外部的后摩擦轂,所述前摩擦轂與所述后摩擦轂鏡像對稱固定;如圖1及圖2所示,其中,所述前摩擦轂和/或所述后摩擦轂包括第一部分12及第二部分14,所述第一部分12與所述第二部分14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形成環形摩擦轂本體。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2的兩個端部分別設有第一固定臺122,所述第一固定臺122上設有第一固定孔124,所述第二部分14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固定臺142,所述第二固定臺142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固定孔124對應的第二固定孔144,所述連接件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固定孔124及所述第二固定孔144,所述連接件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固定孔124及所述第二固定孔144將多數第一部分12與第二部分14連接固定后形成所述摩擦轂10(如圖2所示)。
所述第一固定臺122及所述第二固定臺142均為耳板法蘭,通過焊接技術將耳板法蘭固定于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4的兩端;所述第一部分12及所述第二部分14的平行投影為半圓形;每個所述第一固定臺122上的所述第一固定孔124的數量為三個,對應的所述第二固定孔144的數量也為三個。優選所述連接件為螺栓,螺栓依次穿過第一固定孔124與第二固定孔144后,再通過螺母旋緊固定。
為保證原有強度,摩擦轂10的壁厚在原厚度基礎上增加2mm,并在兩半連接處設計成耳板法蘭,螺栓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62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石蠟包埋機的小冷臺
- 下一篇:植物根際土和根際分泌物收集裝置及收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