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5912.6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4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宏;范青如;馮金榮;梅從明;秦愛冬;賈伯林;吳紅輝;楊雪峰;張振華;陳曉丹;夏存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平洋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水處理裝置,還涉及一種采用該裝置進行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城市供水設施的擴建和提標改造過程中,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1)日益寶貴的城市用地對新擴建設施用地的限制;(2)老舊水廠對改造技術的空間限制。這些問題使我們在面對日益增長的供水水量和日益提高的水質要求時,迫切需要采用新型高效的水處理技術。
傳統混凝沉淀工藝停留時間長(1-1.5h)、占地面積大,已逐漸成為水處理工藝發展的限制因素。重介質混凝沉淀工藝由于在混凝過程添加了可回收性重介質,使絮體密度明顯增加,從而可做到快速沉降(10-15min)。特別的,該工藝對懸浮顆粒物具有非常穩定高效的去處效果,其出水水質明顯好于傳統混凝沉淀工藝。但正如傳統工藝的出水水質不可能達標一樣,重介質混凝沉淀工藝的出水在微生物、大腸桿菌等指標上還不能達標。作為一種終端水質保證和提高手段,超濾(孔徑10-1000埃)膜分離技術因其低能耗、設備緊湊和對懸浮顆粒物、細菌的高截留率,在過去30年中被廣泛用于水處理行業(R.H.Peiris,?M.Jaklewicz,?H.Budman,?etal.?Water?Research,2013,?47:3364?-3374)。針對超濾膜在老舊水廠提標改造過程中遇到的空間限制問題,本專利權人前期已開發出了一種“以超濾膜為核心集多種凈水技術于一體的短流程水處理工藝”(ZL?200810242550)。隨著工作的深入,將重介質混凝沉淀與超濾工藝的優勢相結合,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水處理工藝無疑較好地符合了當前行業和國家發展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水處理效率高的高效水處理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效水處理裝置,包括進水系統、重介質混凝系統、消毒清洗系統和排污裝置,其創新點在于:還包括超濾系統,所述超濾系統包括膜池、超濾膜組件、曝氣系統、凸輪泵、清水池、產水或化學清洗內循環管道;所述膜池與重介質混凝系統連接;所述膜池內設置超濾膜組件,膜池底部設置有與排污裝置連接的排污閥;所述膜池底部還設置曝氣管與曝氣系統連接;所述膜池的頂部通過凸輪泵連接清水池,所述膜池還連接產水或化學清洗管道、產水或化學清洗內循環管道;
所述進水系統包括潛水泵、原水池、管道混合器;所述原水池內設置潛水泵,潛水泵通過管道混合器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的入水口連接;所述進水系統還包括PAC儲槽和PAC加藥泵,PAC儲槽通過PAC加藥泵連接管道混合器;
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包括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重介質回收裝置、污泥泵、污泥管和快速沉淀池;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的入水口與進水系統連接,出水口與快速沉淀池連接;所述快速沉淀池下端的污泥口連接污泥管,污泥管通過污泥泵連接重介質回收裝置;重介質回收裝置連接重介質混凝反應池;
所述消毒清洗系統包括消毒劑及化學清洗劑投加裝置和消毒劑投加管路;消毒劑及化學清洗劑投加裝置通過相應投加管路與沉淀池、清水池和膜池連接;
所述排污裝置包括排污管道和污泥池;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分別連接重介質混凝反應池、重介質回收裝置、快速沉淀池和膜池,另一端連接污泥池。
進一步的,所述重介質混凝反應池設置有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三個池,每個池內均設置有攪拌器,每個池底部均設置有放空管;所述快速混合池、重介質絮凝池和熟化池按照水流方向從前之后依次設置;所述重介質絮凝系統還包括PAM儲槽和PAM加藥泵,所述PAM儲槽通過PAM加藥泵與重介質混凝反應池。
進一步的,所述重介質回收裝置主要由高速解絮機、水力旋流器或/和磁分離機構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快速沉淀池為單層斜板或單層斜管或雙層斜板或雙層斜管沉淀池。
進一步的,所述的快速沉淀池還可視處理水質和規模設置刮泥機或吸泥機。
進一步的,所述消毒劑及化學清劑投加裝置包括消毒劑儲罐、酸清洗液儲罐、堿清洗液儲罐和相應的加藥泵、閥和管路。
進一步的,所述曝氣系統的布氣采用多孔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設備少,體積小、結構緊湊,可大大節約用地。
2、采用本使用新型的設備水處理效果的穩定性更強,面對季節性水質變化和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可做到快速處理,緩解供水帶來的恐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平洋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太平洋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59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選擇性區域二次頂出機構
- 下一篇:一種車床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