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脊椎固定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4539.2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91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云;李小兵;王敬榮;高軍寧;梁紅妮;馬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58 | 分類號: | A61F5/058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學 |
| 地址: | 26420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脊椎 固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脊椎固定板。?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已有少許可折疊式脊椎固定板,但僅為一折式,體積仍舊比較大,同時又因其折疊方式及連接方式大大降低了脊椎固定板的承重能力,從而降低了脊椎固定板的安全系數。因此,現有的用于院前急救的脊椎固定板多數仍為一塊增強的塑料板,這種脊椎固定板體積大較重,攜帶不方便,不適合應用于院前救護車,更不適合于野外的攜帶及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院前救護車或野外活動攜帶脊椎固定板的不方便的問題,及可折疊式脊椎固定板的安全系數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脊椎固定板,包括四塊增強塑材板、鋁管及接頭,所述四塊增強塑材板通過鋁管和接頭首尾連接成在長度方向為可折疊的結構,所述連接接頭可以繞鋁管旋轉,連接接頭的兩端為圓弧狀,增強塑材板在鋁管連接端設置有支撐面。?
上述便攜式脊椎固定板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四塊塑材板在長度方向依次為1號板、2號板、3號板和4號板,1號板和4號板相同,2號板和3號板相同。為方便折疊,1號板和4號板稍短于2號板和3號板的長度。?
上述便攜式脊椎固定板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折疊方式采取三折式,第一、二折為1號板和4號板同時背折,分別覆于2號板和3號板,第三折為2號板和3號板背折,即使1號板和4號板相覆。?
上述便攜式脊椎固定板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1號板和2號板間及3號板和4號板間的接頭連接長度相同,2號板和3號板間的接頭連接長度長于前者。?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便攜式脊椎固定板的增強塑材板間采用鋁管和接頭連接充分保證了在展開使用時的整個固定板的平整性,增加了脊椎固定板的承重能力,提高了野外及院前急救的安全系數。增強塑材板間的折疊方式使得便攜式脊椎固定板體積小便于攜帶,同時,采取塑材板兩兩相同,以降低加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脊椎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脊椎固定板連接部位的局部示意圖。?
圖3、圖4和圖5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脊椎固定板折疊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便攜式脊椎固定板包括四塊增強塑材板1、鋁管2及接頭3,四塊塑材板在長度方向依次為1號板11、2號板12、3號板13和4號板14,所述1號板11在與2號板12的連接端,4號板14在與3號板的連接端安裝有鋁管2,?2號板12和3號板13兩端均安裝有鋁管2,相鄰鋁管2間均由連接接頭3按序連接。鋁管2可經注塑置于塑材板1中,鋁管2的兩頭裸露,用于安裝連接接頭3,塑材板1在連接接頭3安裝處形成支撐面1a。?
如圖3-圖5所示,一種便攜式脊椎固定板,其折疊方式為第一折為1號板11背折覆于2號板12,第二折為4號板14背折覆于3號板13,第三折為2號板12和3號板背折13,即使得1號板12和4號板14相覆。1號板11和2號板12間及3號板13和4號板14間的接頭連接長度相同,2號板和3號板間的接頭連接長度長于前者。?
1號板11和2號板12以及3號板13和4號板14折疊時,連接接頭3可以繞鋁管2旋轉,連接接頭3的兩端為圓弧狀,旋轉的時候圓弧可以很好的過渡,當1號板11和2號板12以及3號板13和4號板14繞鋁管2旋轉使之兩面重合之后,連接接頭3也正好處于垂直狀態,這時,1號板11和2號板12的組合體與3號板13和4號板14的組合體也繞鋁管2旋轉,使之最后疊為一體。當展開時,由于連接接頭3的一面最后和支撐面1a相互重合,且不能再旋轉,由于支撐面1a限制了連接接頭3的旋轉,進而限制四塊板不能向下彎曲旋轉,從而達到急救時抬傷員固定脊椎的作用。?
在使用便攜式脊椎固定板時,只需要將其全部展開后翻轉至正面,將連接點按壓,使得便攜式安全脊椎固定板平整即可。然后,將傷員平放于便攜式安全脊椎固定板后束緊綁帶,兩人及以上人員抬送,運送過程中,便攜式脊椎固定板不會出現曲折的現象,完全保證傷員不會受到二次傷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45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管內液態藥物微量輸注系統
- 下一篇:基于多目標進化算法的圖像分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