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垂直折流酸化厭氧消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3101.2 | 申請日: | 2014-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46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際平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垂直 酸化 消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直折流酸化厭氧消化器(Vertical?Baffled?Acidify?Anaerobic?Digestor,縮寫VBAAD)。
背景技術
厭氧技術的應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于裝置和工藝的不同,其效率的高低可相差幾十倍、上百倍,傳統工藝都是一步法的厭氧工藝。其裝置種類極多,現代產生的一些效率很高的裝置,例如: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流化床(AFB)等,它們都適用于中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厭氧處理,但是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即廢水中的懸浮物(SS)不宜超過500mg/L。實際上,SS>500mg/L的機廢水,廢棄物種類、數量很多,厭氧處理全過程很復雜,為使顆粒狀的有機物最終降解為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需要有可適用的工藝和裝置。
水解酸化反應器多用于含高濃度、難降解有機物廢水的預處理方面。其通過厭氧接觸時間的控制,利用污泥中的厭氧微生物,可以達到截留污水中非溶解態有機物,并使之逐步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目的。水解酸化預處理有利于污水在后續處理單元得到高效處理,降低工藝的能耗、停留時間和處理成本,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目前,應用的水解酸化反應器多為傳統的推流式反應器,但普遍存在泥水混合不均勻、生物利用率低、設備體積龐大、能耗大等缺點,影響著整個污水處理工藝的處理效率和出水水質。隨著我國水環境污染問題的惡化,越來越多的難降解有機廢水排入環境中,這也給水解酸化反應器的研究、改進、應用帶來了較大的機遇。據文獻報道,迄今為止我國環保科技工作者已經開發了一系列上流式、折流式、新型推流式水解酸化反應器。研究指出,影響水解酸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器布水的均勻性與泥水的混合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厭氧消化器存在的泥水混合不完全,水解效果差,布水管容易堵塞等問題,而且其結構復雜,難以工程應用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布水均勻、泥水混合均勻,酸化效率好的垂直折流酸化厭氧消化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垂直折流酸化厭氧消化器,包括三個從大到小不同直徑的外筒體、中筒體和內筒體,其特征在于:中筒體位于外筒體中,內筒體位于中筒體中且內筒體的底部穿過所述的中筒體的底部,外筒體、中筒體和內筒體同軸設置;所述的外筒體內壁、中筒體外壁以及中筒體頂錐與頂錐頸外壁之間圍合的空間自下而上形成低速區、減速區以及沉降區三個區域,所述的中筒體內壁與內筒體外壁之間圍合的空間形成中速區,所述的內筒體內形成高速區;所述的外筒體的底部開設有回流口,所述的回流口與回流管連接,所述的內筒體的底部開設有排渣口,所述的排渣口與排渣管連接,所述的內筒體的下部開設有入料口,所述的入料口與入料管連接且所述的入料管穿過所述的內筒體底錐壁;所述的入料管與一管路調控機構連接,所述的管路調控機構的控制端連接于控制器;所述的外筒體的上部設置有溢流槽,所述的溢流槽上方與所述的中筒體上部頂錐頸超過液面的內、外空間設置為集氣室;所述的溢流槽的一端設置有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通過溢流管與外部的具有水密封結構的U型管連接,所述的外筒體的頂部設置有排氣口和浮渣排出口,所述的排氣口和浮渣排出口可通過閥門開關切換與排氣管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外筒體由圓柱筒以及底部和頂部的與圓柱筒等直徑的圓錐斗構成;
所述的中筒體由圓柱筒以及底部和頂部的與圓柱筒等直徑的圓錐斗構成;
所述的內筒體由上層為下口小上口大的長頸漏斗結構和下層為與長頸漏斗的頸部等徑的圓錐斗結構構成,所述的長頸漏斗的頸部穿過所述的中筒體的底部,所述的長頸漏斗的喇叭口端面高出所述的中筒體上的圓柱筒的上端面。
進一步,所述的排氣管一端與一氣水分離器連接,所述的氣水分離器具有中間是圓柱形結構、頂部和底部均為錐形結構的本體,所述的本體的頂部設置有排氣管入口和排氣管出口,所述的本體的底部設有自來水入口閥門和排水、排渣閥門,所述的本體內部設置有布氣管,所述的布氣管的上端與排氣管入口相連接,所述的布氣管的下部開設有排氣孔,且所述的本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液位控制器,所述的液位控制器由氣體輸入、輸出的壓力差和設定的液位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實現無動力自動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際平,未經陳際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31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鑄件垂直線鑄造砂型輸送裝置
- 下一篇:零部件通電加熱補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