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同井循環地熱能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5666.6 | 申請日: | 2014-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719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剛;馮衛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剛;馮衛紅 |
| 主分類號: | F24J3/08 | 分類號: | F24J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7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地熱能 采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井循環地熱能采集裝置,屬于空調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地源中央空調的能量采集系統主要有:一抽多回模式采集井、地埋管土壤換熱器系統、空氣、冷卻塔,利用上述能量采集系統存在的以下弊端:①占用場地大;②成本高;⑧長期使用不能完全回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④使用中產生移砂,長期使用造成地質塌陷;⑤對外界條件要求苛刻,如采用冷卻塔和空氣源供暖時冬季氣溫極低時甚至不能運行;⑥能量采集效率低,滿足不了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同井循環地熱能采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同井循環地熱能采集裝置,包括井壁和井管,井管置于井壁內部,井管的底端設有錐狀的沉淀管,在井管底部的側壁設有濾水管,在井壁和井管之間形成的腔室內充滿石英砂,回水管位于混凝土墊層的上方且與上述井壁和井管之間形成的腔室連通,供水管置于井管的內部,供水管的底端安裝有潛水泵;位于整個井管的中部位置處,在井壁和井管之間形成的腔室內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根導流管,導流管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橡膠隔離板,兩塊橡膠隔離板將井壁和井管之間形成的腔室分成三段,其中上段和下段作為熱交換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地源替代了傳統的冷卻塔節能技術,本實用新型不僅可應用于集中供熱制冷系統中,而且還可用于大中型建筑節能減排或者公共建筑節能減排,其具體表現如下:
1占地少,只需要打一眼采集井,可以放置在道路上,綠化帶內等,外觀只看到一個標準井蓋;
2環保無污染不破壞地質結構,本裝置只采集地下水中的能量,不消耗地下水;
3運行安全可靠,運行中無高溫高壓,長期運行無沉沙,全封閉管道系統無腐蝕;
4成本低,一個采集單元能取代目前一供多回模式的4眼井,成本相對減少40%;
5使用范圍廣,在地下水貧乏的地區均能夠應用本裝置;
6一套裝置能提供700KW的能量,能供應8000m2的建筑制冷供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隔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同井循環地熱能采集裝置,包括井壁5和井管8,井管8置于井壁5內部,井管8的底端設有錐狀的沉淀管2,在井管8底部的側壁設有濾水管4,在井壁5和井管8之間形成的腔室內充滿石英砂11,回水管10位于混凝土墊層9的上方且與上述井壁5和井管8之間形成的腔室連通,供水管3置于井管8的內部,供水管3的底端安裝有潛水泵1;位于整個井管8的中部位置處,在井壁5和井管8之間形成的腔室內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根導流管6,導流管6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橡膠隔離板7,兩塊橡膠隔離板7將井壁5和井管8之間形成的腔室分成三段,其中上段和下段作為熱交換區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剛;馮衛紅,未經吳剛;馮衛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56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吹塑成形機的快拆封口機構
- 下一篇:一種塑料擠壓成型加工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