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合器弧形彈簧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4706.5 | 申請日: | 2014-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68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樓靜先;樓芬娣;樓華娣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匯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02 | 分類號: | F16F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1812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合器 弧形 彈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彈簧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離合器弧形彈簧。
背景技術
彈簧的用途非常廣泛,幾乎是一般機械不可缺少的元件,當其受外力作用時,即產生彈性變形,因而儲存了應變能量并隨機釋出。在彈簧種類中的弧形彈簧是依靠其周向壓縮或拉伸后產生拉力或彈力的彈簧。例如應用在離合器中的弧形彈簧一般設置在弧形槽內用于減震或緩沖,但是現有的弧形彈簧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結構強度低,彈力小,使用過程中端部易磨損,噪聲大,扭振共振可能性大,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汽車驅動系統用的減震彈簧[申請號:200920228255.8],它是由彈簧線材卷繞而成的減震彈簧A和減震彈簧B構成,減震彈簧B套裝在減震彈簧A內,減震彈簧A和減震彈簧B的彈簧軸線為圓弧形狀,圓弧角度<180°。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的弧形彈簧彈力小的問題,但是該方案依然存在著:使用過程中端部易磨損,噪聲大,扭振共振可能性大,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端部不易磨損,不易扭振共振的離合器弧形彈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離合器弧形彈簧,包括由一根等徑的桿狀體卷繞而成的簧體,所述的簧體的中心線呈圓弧形,且所述的簧體兩端的端圈形成垂直于簧體的中心線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簧體中端的直徑至兩端的直徑逐漸變小,且所述的簧體兩端的端圈上分別套接有周向設置且能延伸至端圈兩端的弧形耐磨套體,所述的弧形耐磨套體上開有沿弧形耐磨套體周向延伸且位于簧體的內側的弧形缺口。該結構中,由于簧體端部的直徑較小,使得簧體端部的彈力較大,使得本彈簧在使用時不易產生扭振或共振,同時弧形耐磨套體能防止簧體端部磨損,弧形缺口保證了弧形耐磨套體順利套接。
在上述的離合器弧形彈簧中,所述的弧形耐磨套體的橫截面呈方形,且所述的弧形缺口設置在弧形耐磨套體上端的中部。使得弧形缺口位于簧體的內側,保證了簧體端面的平整。
在上述的離合器弧形彈簧中,所述的簧體的圓弧形中心線的圓弧角度的大小為172°-178°。
在上述的離合器弧形彈簧中,所述的簧體中端的直徑與簧體端部的直徑的比例為1:0.9-0.95。
在上述的離合器弧形彈簧中,所述的弧形耐磨套體由柔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離合器弧形彈簧中,所述的桿狀體由鋼材料制成。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離合器弧形彈簧的優點在于:結構強度高,彈力大,端部不易磨損,噪聲小,不易扭振共振,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簧體端圈的剖視圖。
圖中,簧體1、端圈11、端面12、桿狀體13、弧形耐磨套體2、弧形缺口21、圓弧角度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本離合器弧形彈簧,包括由一根等徑的桿狀體13卷繞而成的簧體1,簧體1的中心線呈圓弧形,且簧體1兩端的端圈11形成垂直于簧體1的中心線的端面12,簧體1中端的直徑至兩端的直徑逐漸變小,且簧體1兩端的端圈11上分別套接有周向設置且能延伸至端圈11兩端的弧形耐磨套體2,弧形耐磨套體2上開有沿弧形耐磨套體2周向延伸且位于簧體1的內側的弧形缺口21,該結構中,由于簧體1端部的直徑較小,使得簧體1端部的彈力較大,使得本彈簧在使用時不易產生扭振或共振,同時弧形耐磨套體2能防止簧體1端部磨損,弧形缺口21保證了弧形耐磨套體2順利套接。
優選地,弧形耐磨套體2的橫截面呈方形,且所述的弧形缺口21設置在弧形耐磨套體2上端的中部,使得弧形缺口21位于簧體1的內側,保證了簧體1端面的平整。進一步地,簧體1的圓弧形中心線的圓弧角度α的大小為172°-178°。簧體1中端的直徑與簧體1端部的直徑的比例為1:0.9-0.95。另外,這里的弧形耐磨套體2由柔性材料制成。桿狀體13由鋼材料制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簧體1、端圈11、端面12、桿狀體13、弧形耐磨套體2、弧形缺口21、圓弧角度α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匯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匯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47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作業調度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車用雙制冷緩速器法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