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渦輪增壓器殼體隔熱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033809.X | 申請日: | 2014-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53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奉林;周黎;肖永琴;何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江增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25/14 | 分類號: | F01D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 地址: | 402263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輪 增壓 殼體 隔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渦輪增壓器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渦輪增壓器殼體隔熱裝置。?
背景技術
渦輪增壓器是柴油機等發(fā)動機主要配套設備之一,目前,發(fā)動機排氣溫度普遍較高,在500~700℃之間,這個溫度實際上就是增壓器渦輪進口的溫度。在高溫下工作的渦輪增壓器,其殼體表面的溫度也較高,渦輪殼表面最高溫度在300~400℃左右,壓氣機殼表面最高溫度在50~150℃左右,如此高的表面溫度,會帶來三方面不利;一、存在燙傷發(fā)動機維護人員的風險;二、軸承殼、壓氣機殼表面溫度會因熱輻射升高,對軸承殼而言,溫度升高將導致潤滑油油溫升高,不利于軸承的可靠運行;對壓氣機殼而言,溫度傷感將導致壓縮效率的降低;三、渦輪殼體表面與環(huán)境的溫差加大,散熱損失增加,進而導致渦輪熱效率降低,燃油消耗量增加。?
實用新型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渦輪增壓器殼體表面高溫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渦輪增壓器殼體隔熱裝置,該隔熱裝置可以有效降低渦輪增壓器殼體表面的溫度,從而降低發(fā)動機維護人員被燙傷的風險;并能降低增壓器潤滑油的回油溫度,提高軸承運行的可靠性;同時,還可以提升渦輪、壓氣機的工作效率,降低油耗。?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渦輪增壓器殼體隔熱裝置,包括:?
框架,其包括固定設置在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殼外部的框架Ⅰ;固定設置在渦輪增壓器的渦輪殼外部的框架Ⅱ;固定設置在渦輪增壓器的廢氣彎管外部的框架Ⅲ;?
隔熱層,其固定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內(nèi)壁,所述隔熱層包括隔熱布袋和填充在該隔熱布袋內(nèi)的隔熱棉。?
進一步,所述框架包括側板和固定連接在側板兩側的端板。?
進一步,所述端板和側板采用鍍鋅鋼板,通過焊接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隔熱層固定設置在框架的側板和端板的內(nèi)壁。?
進一步,所述隔熱布袋采用玻璃纖維布,其厚度為0.5mm;所述隔熱棉為玻璃纖維棉,填充的厚度為15-25mm;隔熱棉通過耐高溫的輕質(zhì)隔熱線縱橫縫制固定在隔熱布袋內(nèi)。?
進一步,所述隔熱層通過鉚釘和鎖片固定設置在框架的側板和端板的內(nèi)壁。?
進一步,所述框架Ⅰ、框架Ⅱ均采用分體式,兩部分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安裝方便。?
進一步,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噴涂有耐高溫銀粉漆。以保證外觀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增壓器殼體隔熱裝置可以有效降低渦輪增壓器殼體表面的溫度,從而降低發(fā)動機維護人員被燙傷的風險;并能降低增壓器潤滑油的回油溫度,提高軸承運行的可靠性;同時,還可以提升渦輪、壓氣機的工?作效率,降低油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框架Ⅰ、框架Ⅱ的分體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隔熱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框架Ⅰ、框架Ⅱ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壓氣機殼????????????2.?鉚釘?????????????????3.?渦輪殼?
4.?廢氣彎管????????????5.?鎖片?????????????????100.?框架?
101.?端板??????????????102.?側板???????????????110.?框架Ⅰ?
120.?框架Ⅱ????????????130.?框架Ⅲ?????????????200.?隔熱層?
201.?隔熱布袋??????????202.?隔熱棉?????????????6.螺母?
7.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述,渦輪增壓器殼體包括壓氣機殼1、渦輪殼3以及廢氣彎管4,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增壓器殼體隔熱裝置,包括框架100,該框架100包括固定設置在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殼1外部的框架Ⅰ110;固定設置在渦輪增壓器的渦輪殼3外部的框架Ⅱ120以及固定設置在渦輪增壓器的廢氣彎管4外部的框架Ⅲ130;所述框架Ⅰ110、框架Ⅱ120以及框?架Ⅲ130分別具有與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殼1、渦輪殼3以及廢氣彎管4的外形相吻合的形狀。框架100采用分體式的結構便于制作與安裝,也方便渦輪增壓器的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江增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江增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3809.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