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3019.1 | 申請日: | 2014-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57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蔡錚;潘存乾;蔣俊;蔣榮聰;陳峰;王少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高宇液壓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再生 功能 換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中大型工程機械,特別是涉及升有動臂或斗桿油缸,當工作機構下降時因自重快速下降而使上腔形成負壓的工程機械的再生控制閥組。
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使用的中大型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如裝載機中,動作機構由動臂,鏟斗組成,挖掘機還包括斗桿。動臂和斗桿可以繞各自鉸點,在垂直平面內朝上朝下回轉運動。支撐這些機構的液壓缸,不僅要承受動作機構的自重,還要支承鏟斗所帶負載。當動臂下放時,由于重力使得液壓油缸的傳輸速度增加,而使得供給到油缸上腔的油液流量不夠,形成負壓吸空,而出現氣蝕,氣蝕會導致液壓系統元件壽命縮短。而油缸的快速下放會使油缸下腔壓力升高,而影響到挖掘力。
而采用再生技術將下腔部分增壓的油液引入上腔與進油合流增大上腔流量,能防止氣蝕現象延長液壓元件使用壽命,同時能增加工作速度,充分利用能量,提高效率。一般多路閥系統中再生功能皆靠閥外附加再生裝置來實現,增加了閥的結構復雜性和增加了閥的尺寸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工程機械動臂和轉斗下放工況需求,提供一種具有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包括換向閥體及相關油道和換向閥桿,所述換向閥體內具有壓力油進油腔P、回油腔T、進油橋路以及與油缸下腔相連的工作口A和與油缸上腔相連的工作口B,閥體上各腔被換向閥桿隔開,所述換向閥桿上安裝有定位柱、再生彈簧、再生單向閥,所述換向閥桿上有兩個徑向孔及水平孔。
進一步的,所述徑向孔與工作口A相通,中位時另一徑向孔被閥體孔壁封堵。
進一步的,所述再生單向閥上有小孔,以將再生單向閥的前腔壓力傳遞到再生單向閥彈簧腔。
進一步的,所述換向閥桿左端設有細長等截面積U型節流槽。?
本實用新型的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換向閥桿往左移動油缸下降時,油缸下腔回油通過U型節流槽回油箱,當油缸下降速度加快,下腔油液通過U型節流槽建立起的壓力增加,油液通過閥桿左邊徑向孔,推開再生單向閥,再經右邊徑向孔流往進油橋流道,合流供往油缸上腔,實現回油的再生利用,提高油缸下降速度和避免產生吸空氣蝕。
本實用新型的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能在動作機構快速下放時將下腔部分增壓油液引入油缸上腔再生利用,以避免氣蝕,同時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再生功能內置于換向閥桿內,而換向閥體與普通多路換向閥體無異,使結構緊湊,安裝方便,配置靈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的剖面圖;
圖2為換向閥桿局部視圖;
圖3?為油缸提升時示意圖;
圖4?為慢速下降工作時示意圖;
圖5?為快速下降工作時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包括換向閥體1及相關油道,換向閥桿2。換向閥體內P為壓力油進油腔,T為回油腔,腔體17為進油橋路油液通往腔體10和腔體13,開口18為工作口A與油缸下腔相連,開口16為工作口B與油缸上腔相連,腔體15和21與回油腔T相通,閥體上各腔被換向閥桿2隔開。換向閥桿2上安裝有定位柱3,再生彈簧4,再生單向閥6,換向閥桿2上有徑向孔7和11及水平孔9。徑向孔7與工作口A相通。中位時徑向孔11被閥體孔壁封堵。再生單向閥6上有小孔5,將再生單向閥6前腔壓力傳遞到再生單向閥彈簧腔。初始情況下,再生單向閥在再生彈簧力的作用下,壓在孔邊8上,將孔邊8和水平孔9兩腔隔開。如圖2所示,換向閥桿2左端設有細長等截面積U型節流槽19,當換向閥桿往左運動時,油缸下腔回油通過節流槽回油箱并建立回油背壓。?
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回油再生功能的多路換向閥的工作控制過程如下:
當換向閥桿處于中位時:泵來的油液通過換向閥中通回油道12直接回油箱,系統處于低壓卸荷狀態,換向閥各油腔之間被閥桿隔開,未形成油液流動。油缸保持在初始位置。
當換向閥桿往右換向時,如圖3所示:閥體中間回油道被逐漸關閉,建立壓力。從P口來的液壓油通過橋路(腔體17)傳送到腔體10,通過換向閥桿開口進入換向閥A腔,再流到液壓油缸下腔,推動油缸往上提升。與此同時油缸上腔油液通過換向閥B腔,腔體14和閥桿開口到達回油腔(腔體15),再傳送到回油腔T,流回油箱。在此過程中,換向閥桿上徑向孔11始終被換向閥孔壁封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高宇液壓機電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高宇液壓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30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