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塑料攪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1990.0 | 申請日: | 2014-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7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涂光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澳浦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7/12 | 分類號: | B29B7/12;B29B7/14;B29B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塑料 攪拌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新型塑料攪拌機。
背景技術
目前,如專利號201220148889.4所述的一種攪拌機,該攪拌機工作原理為電機帶動旋轉盤旋轉,從而帶動螺旋攪拌桿旋轉,塑料原料進入攪拌桶底部,通過旋轉盤旋轉帶動螺旋攪拌桿旋轉,使得塑料原料沿螺旋攪拌桿的紋路上升直攪拌桶上部,螺旋攪拌桿頂端上的塑料原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進行向外的揚撒以達到攪拌的效果,該攪拌機的攪拌結構自始自終單靠螺旋攪拌桿實現,要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均勻、充分就必須循環反復攪拌,效率低下,同時塑料原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進行向外的揚撒,揚撒的方向必然360度都有范圍很廣,而出料口只設置攪拌桶一側,那么出料就多有不便;該攪拌機在攪拌均勻后通過出料口導出原料至收料箱,從而進行人工搬運到下一工序進行加熱融化,人工搬運到加熱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非自動化,效率低下;二由于加熱爐溫度較高人為搬運送料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出料方便,自動化輸送,安全可靠的塑料攪拌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塑料攪拌機,包括攪拌桶、投料箱、用于支撐攪拌桶的支架以及設在攪拌桶底部的出料口和卸料口,所述攪拌桶內設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螺旋攪拌組件以及刮板攪拌組件,所述螺旋攪拌組件包括螺旋攪拌桿、設在攪拌桶內的第一旋轉盤,所述螺旋攪拌桿銜接于所述第一旋轉盤上,所述刮板攪拌組件包括套管、設在所述套管外的刮板,所述套管套在所述螺旋攪拌桿外,所述螺旋攪拌桿一端置于投料箱內,另一端裸露在所述套管外,所述攪拌桶內還設有驅動套管旋轉的第二旋轉盤,所述攪拌桶上設有用于驅動第一旋轉盤旋轉的第一驅動電機以及驅動第二旋轉盤旋轉的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一旋轉盤與第二旋轉盤旋速不同并且旋向相反,所述出料口上設有輸送機構以及插板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人員操作控制開關,開動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開動第一驅動電機帶動第一旋轉盤旋轉,第一旋轉盤帶動螺旋攪拌桿旋轉,螺旋攪拌桿會將投料箱內的原料經過螺旋攪拌桿的紋路上升至攪拌桶上部,由于螺旋攪拌桿一端裸露在所述套管外,攪拌桶上部原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攪拌桶壁撒,同時第二驅動電機帶動第二旋轉盤旋轉,第二旋轉盤帶動套管旋轉,套管上的刮板同樣也旋轉對攪拌桶壁的原料繼續攪拌,達到雙重攪拌效果,螺旋攪拌桿套管旋向相反,產生一個相對旋轉,加長原料在螺旋攪拌桿內的攪拌時間,使得原理攪拌更充分,避免原料反復攪拌,浪費時間,提高效率,原料在出料時有刮板的帶動,可以帶動出料口對面以及側面的原料都從出料口出料,提高了出料的便利性;該塑料攪拌機通過在出料口上增設有輸送機構,實現了攪拌機內原料的自動化輸送,提高了效率,避免了人為送料接觸加熱爐,更加的安全可靠,通過插板閥的設置,實現了原料輸送速度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輸送螺旋桿、套設在輸送螺旋桿外的輸送套管、以及輸送轉盤,所述輸送螺旋桿一端置于所述輸送轉盤上,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的輸送套管外,所述輸送套管外可拆卸的連接有輸送管件,所述攪拌桶上設有驅動輸送轉盤運作的第三驅動電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輸送機構通過第三驅動電機帶動輸送轉盤運作進而帶動輸送螺旋桿旋轉把原料沿紋路上升至頂部,并且由于輸送螺旋桿裸露在輸送套管外,原料到達輸送螺旋桿頂部后撒出到輸送管件內,由輸送管件輸送到加熱爐里。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攪拌桶相對第二旋轉盤所在位置設有轉盤擋板,所述第二旋轉盤上等間距的設置有若干個通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盤擋板對第二旋轉盤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旋轉盤上設有若干個通孔,當原料在雙重攪拌的結果下還不夠充分時,通孔能讓原料從攪拌桶掉回投料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輸送管件為硬質管,所述輸送管件與所述輸送套管之間設有換向管,所述換向管一端與所述輸送管件螺紋旋接,另一端與所述輸送管件螺紋旋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硬質管作為輸送管件可以確保原料輸送精度,避免泄流導致的浪費,螺紋旋接保證了拆裝的方便,實用性強,輸送管件的理應斜向下或者水平設置,便于原料的輸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旋轉盤的轉速大于所述第二旋轉盤的轉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控制第一旋轉盤轉速并且大于第二旋轉盤轉速,才能有限的保證原料的從投料箱帶動到攪拌桶上部,第一旋轉盤與第二旋轉盤越是接近,原料在螺旋攪拌桿內攪拌的就越久并且越充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澳浦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溫州澳浦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19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