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1414.6 | 申請日: | 2014-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58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平;范力;溫鵬輝;穆衛平;李妍;趙笑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可靠 托梁換柱 施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土木工程中建筑結構加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
【背景技術】
在實際工程中,托梁換柱加固法通常用于柱混凝土強度偏低以及局部混凝土有嚴重缺陷的加固處理。隨著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不斷發展,托梁換柱加固法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實際工程中。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托梁換柱加固法進行了研究和實踐。通常施工方法為,首先利用支撐裝置對柱所承擔的荷載進行卸載,其次置換缺陷部分混凝土,最后待置換部分混凝土到達規范要求強度時進行卸載,整個施工過程即完成。但是在柱荷載卸載過程中,結構的位移、沉降、應力等將難以進行精確控制,特別是需要將柱完全斷開時,支撐結構的受力、梁的變形不能精確測試并加以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包括若干托梁換柱支撐結構、電腦、靜態應變測試儀和若干應變片;托梁換柱支撐結構包括支撐、底座、千斤頂和百分表;底座設置在地面上,千斤頂設置在底座上,千斤頂上設有用于支撐梁的支撐;底座上設有用于測量支撐頂升量的百分表;支撐的外壁上設有若干應變片,每個應變片通過對應的信號線連接靜態應變測試儀,靜態應變測試儀連接電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梁為十字交叉梁,交叉處設有柱;所述托梁換柱支撐結構的數量為四個,分別支撐在柱四周的梁下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梁底面搭設有作為臨時支撐的腳手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支撐的外壁上的若干應變片分成若干層排布,層間距為1~1.5m。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支撐的外壁上每層均勻設有四個應變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每個底座上對稱安裝兩只百分表。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將應變測試和位移測試同時引入到施工過程中,可實時精確地測定支撐結構的受力和變形,有效地預防了支撐系統失穩。
2、本實用新型對位移的觀測在地面即可完成,避免了以往的高空作業,保證現場觀測人員的安全。
3、本實用新型對梁的位移能夠精確測量并加以控制,有效的預防了托梁換柱施工過程中梁因變形過大引起開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
圖3是圖1的B-B向視圖;
圖4是實施例1施工過程中測得的鋼管應變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包括四個托梁換柱支撐結構、電腦9、靜態應變測試儀10和若干應變片11。
托梁換柱支撐結構包括支撐4、底座6、千斤頂7和百分表8;底座6設置在地面上,千斤頂7設置在底座6上,千斤頂7上設有支撐4;支撐4上設有若干應變片11,每個應變片11通過對應的信號線12連接靜態應變測試儀10,靜態應變測試儀10連接電腦9。
應用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可靠的托梁換柱施工系統進行施工時,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圖1所示的支撐結構裝置;首先在梁2底面搭設腳手架5用來作為臨時支撐,然后安裝托梁換柱支撐結構,安裝時要保證支撐4和梁2底面緊密接觸。
步驟二,按圖1所示粘貼應變片11,根據支撐4的高度不同,可分為若干個截面,每段長度以1~1.5m為宜。粘貼時,首先將支撐4表面打磨光滑并用酒精清洗干凈,然后將應變片11和覆銅板用502膠粘貼于支撐4(鋼管)上,用環氧樹脂和紗布對應變片11予以保護;每個應變片11通過對應的信號線12連接靜態應變測試儀10,靜態應變測試儀10連接電腦9。
步驟三,按圖1所示安裝位移測試裝置。每個底座6上對稱安裝2只百分表8,并調試好所有測試系統。
步驟四,根據柱子3所承擔的荷載進行分級加載,加載過程要平穩、同步進行。每加一級荷載,觀測靜態應變測試儀10及百分表8數值,待讀數穩定后方可加下一級加載,直至加載全部完成。
步驟五,采用施工工具,鑿除柱子3缺陷部位的混凝土,在鑿除混凝土的過程中密切觀察支撐結構應變的變化和梁的變形。經對缺陷部位清理后,灌注灌漿料,達到強度要求后即可拆除支撐,整個加固即告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14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置式過流過熱保護器
- 下一篇:一種全自動注塑取收料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