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主軸馬達以及盤片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0802.2 | 申請日: | 2014-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1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渡邊地嗣;關井洋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5/16 | 分類號: | H02K5/16;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蔡麗娜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軸 馬達 以及 盤片 驅動 裝置 | ||
1.一種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靜止部,其包括軸部;以及
旋轉部,其包括轉子磁鐵,該旋轉部隔著潤滑油被所述靜止部支承為能夠旋轉,
所述軸部包括:
圓柱部,其沿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軸線配置;
環狀部,其從所述圓柱部向徑向外側擴展;以及
環狀的凹部,其向下方凹陷,
所述旋轉部包括:
套筒部,其與所述軸部對置;
筒狀部,其從比所述軸部與所述套筒部之間的間隙靠徑向外側的位置向上方擴展,并與所述軸部對置;以及
帽部,其配置在所述筒狀部的上部的附近,
所述帽部包括:
平板部,其沿徑向擴展;以及
突出部,其位于所述平板部的徑向內側,并從所述平板部向下方突出,
在所述軸部與所述套筒部之間的間隙存在有潤滑油,所述間隙與處于所述環狀部和所述筒狀部之間的上密封部相連,且潤滑油的液面位于所述上密封部,
所述凹部包括:
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二側面位于第一側面的徑向外側,
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位于所述凹部內,
所述第一側面隔著第一區域與所述突出部的內周面對置,
所述第二側面隔著第二區域與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對置,
所述凹部的底部隔著第三區域與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對置,
所述第一側面與所述突出部的內周面之間的平均距離比所述第二側面與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之間的平均距離小,且比所述凹部的底部與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之間的平均距離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環狀部包括位于所述凹部的徑向外側的環狀凸部,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環狀凸部的上表面靠軸向下側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環狀凸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側面的一部分包括憎油膜所構成的憎油膜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狀部包括上筒部,所述上筒部包括與所述環狀凸部的外周面對置的內周面,
所述上筒部與所述筒狀部為分體的部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筒部的上端面與所述帽部的所述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設置于所述環狀部。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設置于所述圓柱部和所述環狀部,
所述第一側面為所述圓柱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從徑向觀察,所述突出部的軸向位置與所述潤滑油的靜止時的液面的軸向位置重疊。
9.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區域的體積比所述第一區域的體積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體積大。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
特征在于,
所述圓柱部與所述環狀部為分體的部件。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圓柱部與所述環狀部為一個部件。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一部分包括憎油膜所構成的憎油膜部。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密封部的徑向的間隙隨著朝向軸向上方而擴大。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在構成所述上密封部的所述環狀部的外周面與所述筒狀部的內周面中的至少一方,構成使潤滑油產生朝向軸向下方的壓力的槽列。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主軸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部包括位于所述平板部的徑向外側,且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彎曲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080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的貨運車車廂
- 下一篇:一種能自動鋪料的輸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