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聚降伴冷式除油干燥一體化液氣分離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26346.4 | 申請日: | 2014-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8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付學才;范靜;付嘉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學才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禹奧專利事務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楊曉梅 |
| 地址: | 163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降伴冷式 干燥 一體化 分離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轉油技術領域,具體是聚降伴冷式除油干燥一體化液氣分離設備。
背景技術:
液氣分離設備是油田轉油站工藝設備,主要用于天然氣介質的分離處理。在油田生產中,目前采用的液氣分離設備,多為氣液兩相分離,其分離原理:碰撞降低動能或吸附、折流初步分液分離等。但目前隨著油田高含水率的開發狀況,除含水率上升外、相應重烴蒸汽和水蒸氣的含量也在增加,從實際使用情況看,現有液氣分離設備的分離效果并未達到理想的工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實用高效的聚降伴冷式除油干燥一體化液氣分離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聚降伴冷式除油干燥一體化液氣分離設備,包括罐體和伴冷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伴冷式干燥器安裝在罐體頂部,伴冷式干燥器上設有冷卻管和干燥器筒體,干燥器筒體中心軸線與罐體中心軸線垂直,冷卻管至少有兩組,其中最外層一組為光管,其余為翅片管,干燥器筒體共有兩個,兩個干燥器筒體之間通過冷卻管相連,一個干燥器筒體的一端通過鋼管與罐體相連通,另一端封死,另一個干燥器筒體的一端封死,另一端設有干氣出口,罐體上設有進氣道、安全閥、液位檢測口、干燥器進口、出氣口、人孔、高液位報警口?、低液位報警口?、液位計孔和排污孔,罐體內部設有凸型聚結沉降篩子板?、網狀聚結隔板式填料箱、出油管、循環伴熱管、聚流管和超徑型除沫器,罐體內部干燥器進口處設有全徑型除沫器,凸型聚結沉降篩子板與進氣道末端的喇叭狀口相對,網狀聚結隔板式填料箱有兩個,其外壁密布有小孔,內部裝有填料,出油管與罐體外部相通,罐體底部設有鞍座。
所述的聚流管一端與干燥器筒體相通,另一端深入至罐體底部。
所述的循環伴熱管的入口和出口均與罐體外部相通,其入口和出口高度均低于出油管口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實用高效。伴冷式干燥器上筒體軸線方向與罐體中心軸線方向垂直的安裝方式,可使冷卻管長度增加,增大換熱面積,增強換熱效果,從而提高了干氣處理效果;網狀聚結隔板式填料箱有兩個,使得天然氣油氣介質得到聚結、分離、沉降,達到充分汽液分離除油的效果,有利于油的輸出。配備高、低液位報警實現對罐體內的液面高度范圍有效監控.該設備使油田現場除油器和干燥器有機的結合,減少了干燥器獨立配備安裝,節省了占地面積、優化站上空間利用。解決除油效率低及設備分體使用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各圖,一種聚降伴冷式除油干燥一體化液氣分離設備,包括罐體11和伴冷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伴冷式干燥器安裝在罐體11頂部,伴冷式干燥器上設有冷卻管和干燥器筒體9,干燥器筒體9中心軸線與罐體11中心軸線垂直,冷卻管至少有兩組,其中最外層一組為光管7,其余為翅片管8,干燥器筒體9共有兩個,兩個干燥器筒體9之間通過冷卻管相連,一個干燥器筒體9的一端通過鋼管24與罐體11相連通,另一端封死,另一個干燥器筒體9的一端封死,另一端設有干氣出口23,罐體11上設有進氣道3、安全閥5、液位檢測口6、干燥器進口、出氣口10、人孔12、高液位報警口21?、低液位報警口20?、液位計孔22和排污孔19,罐體11內部設有凸型聚結沉降篩子板1?、網狀聚結隔板式填料箱4、出油管13、循環伴熱管14、聚流管18和超徑型除沫器17,罐體11內部干燥器進口處設有全徑型除沫器15,凸型聚結沉降篩子板1與進氣道3末端的喇叭狀口2相對,網狀聚結隔板式填料箱4有兩個,其外壁密布有小孔,內部裝有填料,出油管13與罐體11外部相通,罐體11底部設有鞍座16。所述的聚流管18一端與干燥器筒體9相通,另一端深入至罐體11底部。所述的循環伴熱管14的入口和出口均與罐體11外部相通,其入口和出口高度均低于出油管13管口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學才,未經付學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263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成式沼氣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廢氣混合循環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質熱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