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瀝青攪拌站負壓除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24827.1 | 申請日: | 2014-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25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榮;黃士希;王非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市東南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9/10 | 分類號: | E01C19/10;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黃冠華 |
| 地址: | 362332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攪拌 站負壓 除塵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瀝青攪拌站的除塵裝置,特別是一種瀝青攪拌站負壓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瀝青混凝土攪拌站在工作時如果不能保證攪拌主樓上各倉體內的氣壓為負壓則會在計量攪拌等過程中外泄較多粉塵。目前還有較多的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沒有負壓系統,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而部分有負壓系統的也是簡單的將主樓上易泄露粉塵的地方用管道串聯起來再連接到設備的除塵系統。這種負壓管道的簡單連接并不能保證瀝青主樓內有足夠的除塵負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瀝青攪拌站負壓除塵系統,解決現有的瀝青攪拌站負壓除塵系統無法給瀝青攪拌主樓提供足夠的負壓,除塵效果不明顯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瀝青攪拌站負壓除塵系統,包括瀝青攪拌主樓和除塵裝置,所述瀝青攪拌主樓包括從上往下依次連接的振動篩、熱料倉、攪拌層、小車倉和成品貯存倉,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除塵風機、除塵主煙道和第一負壓管,所述除塵風機安裝于所述除塵主煙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負壓管的一端與所述振動篩連通,另一端通過一個圓臺筒體連通于所述除塵主煙道。
進一步的,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第二負壓管,所述第二負壓管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小車倉的上方,另一端與所述除塵主煙道連通。
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負壓管由若干單管通過彎管連接組成,所述彎管的彎曲角度大于90°。
再進一步的,所述彎管的彎曲角度為120°。
通過以上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負壓系統,第一負壓管連接于除塵主煙道的一端連接有一個圓臺筒體,圓臺筒體能夠使得進入負壓管入口的風量聚集,由于風量聚集增大,使得當風進入負壓管時形成較大的風壓,保證振動篩內有足夠的除塵負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一種瀝青攪拌站負壓除塵系統,包括瀝青攪拌主樓1和除塵裝置2,所述瀝青攪拌主樓包括從上往下依次連接的振動篩11、熱料倉12、攪拌層13、小車倉14和成品貯存倉,所述除塵裝置2包括除塵風機(未圖示)、除塵主煙道23、第一負壓管21和第二負壓管22,第一負壓管21用于振動篩11的除塵,第二負壓管22用于小車倉14的除塵。所述除塵風機安裝于所述除塵主煙道23的一端,所述第一負壓管21的一端與所述振動篩11連通,另一端通過一個圓臺筒體24連通于所述除塵主煙道23。所述第二負壓管22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小車倉14的上方,另一端與所述除塵主煙道23連通。
所述第一負壓管21由若干單管通過彎管25連接組成,當拐彎的角度越小風經過拐角時風壓損失越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彎管的彎曲角度大于90°。而當彎管的角度越接近90度,拐彎使用的彎管越少,當彎管的角度為120°時,使用的彎管較少又能保證彎管對風壓的阻力較小,有效減少風壓損失。因此,優選的,所述彎管的彎曲角度為12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市東南筑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泉州市東南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248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