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近堤淺灘處圍堰兩側的支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21520.6 | 申請日: | 2014-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399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重剛;謝小飛;李繼承;朱琳;李建勇;郭竹逸;蔣少武;高雨;徐林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B3/10;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麗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麗芳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淺灘 圍堰 兩側 支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近堤淺灘處圍堰兩側的支護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的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跨江河橋梁工程更加注重維持原河道通航能力、保護水資源、防洪抗沖刷等因素,設計上優先考慮單跨過江的橋型,承臺一般深埋于河道近堤淺灘處。近堤淺灘深埋式承臺在深挖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影響大堤穩定性,同時,承臺支護結構兩側受到的主動土壓力存在不對稱、不平衡、支護結構施工深度深等問題,因此近堤淺灘深埋式承臺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為有效解決近堤淺灘處深挖承臺施工所存在的問題,特提出針對近堤淺灘處深挖承臺支護結構不平衡土壓力的支護體系。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近堤淺灘處深挖承臺開挖過程中容易出現影響大堤穩定性、承臺支護結構兩側土壓力不平衡等問題的近堤淺灘處圍堰兩側的支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近堤淺灘處圍堰兩側的支護裝置,包括位于靠近大堤一側的大堤支護結構和靠近淺灘一側的鋼板樁圍堰。
所述大堤支護結構包括位于鋼板樁圍堰外側的鉆孔灌注樁和位于鉆孔灌注樁上部的鋼筋混凝土連梁。
所述鋼板樁圍堰包括鋼板樁、支撐于鋼板樁內側的內支撐圍囹和內支撐鋼管,支撐于內支撐圍囹和內支撐鋼管之間的內支撐型鋼Ⅰ和內支撐型鋼Ⅱ,設置于內支撐圍囹下方的支撐牛腿、套接在內支撐鋼管兩端的封頭圓盤、位于內支撐圍囹和內支撐鋼管連接處的節點加勁板。
所述鉆孔灌注樁直徑為1-1.2m,樁中心間距為1-1.4m。
所述鋼板樁為拉森Ⅵ型鋼板樁。
所述內支撐圍囹為H型鋼。
所述內支撐型鋼Ⅰ為工字鋼。
所述內支撐型鋼Ⅱ為H型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支護體系采用如前所述的多級支護體系,首先解決了堤內深埋承臺施工對防洪大堤穩定性的影響,其次降低了承臺開挖標高,解決了承臺開挖兩側土壓不平衡問題,減少了鋼板樁打設深度和鋼板樁圍堰的支護難度,在保證了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了項目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近堤淺灘處圍堰兩側的支護裝置。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支護體系立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支護體系鋼板樁圍堰平面圖;
圖3為內支撐型鋼Ⅰ與內支撐圍囹節點處理圖;
圖4為內支撐型鋼Ⅱ與內支撐圍囹節點處理圖
圖5為內支撐圍囹轉角節點處理圖;
圖6為內支撐圍囹、內支撐型鋼Ⅰ、內支撐型鋼Ⅱ與內支撐圍囹節點處理圖;
圖7為支撐牛腿示意圖;
圖8為封頭圓盤示意圖。
圖中:1、鉆孔灌注樁,2、樁頂連梁,3、鋼板樁,4、內支撐圍囹,5、內支撐鋼管,6、內支撐型鋼Ⅰ,7、內支撐型鋼Ⅱ,8、支撐牛腿,9、封頭圓盤,10、節點加勁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8所示,一種近堤淺灘處圍堰兩側的支護裝置,包括位于靠近大堤一側的大堤支護結構和靠近淺灘一側的鋼板樁圍堰。
所述大堤支護結構包括位于鋼板樁圍堰外側的鉆孔灌注樁1和位于鉆孔灌注樁1上部的鋼筋混凝土連梁2。
所述鋼板樁圍堰包括鋼板樁3、支撐于鋼板樁3內側的內支撐圍囹4和內支撐鋼管5,支撐于內支撐圍囹4和內支撐鋼管4之間的內支撐型鋼Ⅰ6和內支撐型鋼Ⅱ7,設置于內支撐圍囹4下方的支撐牛腿8、套接在內支撐鋼管5兩端的封頭圓盤9、位于內支撐圍囹4和內支撐鋼管5連接處的節點加勁板10。
所述鉆孔灌注樁1直徑為1-1.2m,樁中心間距為1-1.4m。
所述鋼板樁3為拉森Ⅵ型鋼板樁。
所述內支撐圍囹4為H型鋼。
所述內支撐型鋼Ⅰ6為工字鋼。
所述內支撐型鋼Ⅱ7為H型鋼。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步驟如下:
1、采用鉆孔灌注樁對防洪大堤進行支護。
2、大堤支護樁完成之后對堤內土進行開挖或回填,減少支護結構兩側地表高差。
3、承臺采用鋼板樁圍堰施工,鋼板樁采用拉森Ⅵ型。
4、承臺內設內支撐和圍囹,以減少鋼板樁設計長度,同時滿足不同工況受力要求。
5、內支撐圍囹節點處設置加勁板,防止結構局部屈曲。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于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邊界、或者這種范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改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215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休止角快速測定裝置用刻度盤
- 下一篇:一種新型量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