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接緩沖塊及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19661.4 | 申請日: | 2014-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75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倩倩;解保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5/00 | 分類號: | B62D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接 緩沖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連接緩沖塊及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在汽車設計中,為了滿足焊裝、涂裝、裝配和工藝的要求,需要在車身上開一些孔,以滿足生產和工藝的需求。為了避免鈑金件之間直接接觸時發生磕碰或干涉現象,需要在運動鈑金件之間安裝緩沖塊,達到減弱鈑金件接觸產生的碰撞力、減小碰撞噪聲、安裝方便、固定牢固的效果。在緩沖塊裝配中,車身上很多部位出現緩沖塊的安裝方向和工人的用力方向平行,緩沖塊的安裝非常困難;或者緩沖塊安裝后與其他零件出現干涉現象等。部分鈑金件與鈑金件相連接的部位達不到減緩沖擊力、降低噪聲及造型美觀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緩沖塊及連接結構,適用于車身上不同位置的連接,避免鈑金件之間直接接觸時發生磕碰或干涉現象,減小碰撞噪聲,同時安裝方便,通用性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連接緩沖塊,包括:
緩沖塊本體;
嵌于所述緩沖塊本體內的一沉頭螺母,所述沉頭螺母包括具有預定深度的螺紋孔,且所述螺紋孔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緩沖塊本體的內部,所述螺紋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緩沖塊本體的表面露出。
其中,所述緩沖塊本體為圓錐體。
進一步的,所述螺紋孔的中心線與所述圓錐體的中心線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緩沖塊本體的材料為橡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連接結構,包括如上所述的連接緩沖塊。
其中,上述連接結構還包括與所述連接緩沖塊配合的一鈑金件及與所述沉頭螺母配合、穿設于所述鈑金件上的一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緩沖塊中,通過嵌于橡膠緩沖塊本體內的沉頭螺母與焊接在鈑金件上的焊接螺栓相連接,有效降低運動鈑金件之間碰撞力,減小碰撞噪聲,且安裝簡潔方便,固定牢固穩定;同時可有效避免緩沖塊與其他零件發生干涉現象,且該連接緩沖塊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符合市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緩沖塊示意圖;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緩沖塊的正視圖;
圖3是圖2中的連接緩沖塊沿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緩沖塊與鈑金件配合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圖4中連接結構沿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符合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緩沖塊的安裝非常困難及緩沖塊安裝后與其他零件存在干涉現象的問題,提供一種連接緩沖塊及連接結構,通過嵌于橡膠緩沖塊本體內的沉頭螺母與焊接在鈑金件上的焊接螺栓相連接,有效降低運動鈑金件之間碰撞力,減小碰撞噪聲,且安裝簡潔方便,固定牢固穩定;同時可有效避免緩沖塊與其他零件發生干涉現象,且該連接緩沖塊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符合市場需求。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連接緩沖塊,包括:
緩沖塊本體2;
嵌于所述緩沖塊本體2內的一沉頭螺母3,所述沉頭螺母3包括具有預定深度的螺紋孔,且所述螺紋孔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緩沖塊本體2的內部,所述螺紋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緩沖塊本體2的表面露出。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沉頭螺母3嵌于緩沖塊本體2內,則緩沖塊本體2存在一個面或多個面的表面積大于或者等于沉頭螺母3的外徑最大圓的表面積;且沉頭螺母3包括具有預定深度的螺紋孔,其中,螺紋孔的深度可根據與沉頭螺母3配合的螺栓的長度決定,不限于一固定深度,也可由沉頭螺母的型號,材料等決定;進一步的,沉頭螺母3的螺紋孔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緩沖塊本體2的內部,所述螺紋孔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緩沖塊本體2的表面露出,與沉頭螺母3配合的螺栓可從露出緩沖塊本體2表面的螺紋孔的一端進入螺紋孔,以固定鈑金件,使安裝簡潔方便,有效降低運動鈑金件之間的碰撞力,減小碰撞噪聲。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為了使上述連接緩沖塊在能夠減緩沖擊力、降低噪聲的基礎上,還能達到造型美觀的效果,所述緩沖塊本體2為圓錐體,且所述螺紋孔的中心線與所述圓錐體的中心線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196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