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液氮冷量的氮氣供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19339.1 | 申請日: | 2014-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81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崇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天氣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3/10 | 分類號: | F25D3/10;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液氮 氮氣 供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氮氣供氣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利用液氮冷量的氮氣供氣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由液氮提供氮氣的供氣裝置為兩套系統,一套冷媒池以液氮冷量一次性利用為主,液氮經冷媒池冷卻至標準溫度,復熱的低溫液氮直接放空,使得浪費嚴重;另一套冷媒池以冷凍機組冷卻為主,能耗較高,氮氣供氣系統則以液氮汽化供氣為主,無法同時充分利用液氮冷量和氮氣氣體供氣,使得整體成本較高、能耗偏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耗能低且可充分利用液氮冷量的氮氣供氣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利用液氮冷量的氮氣供氣裝置,包括液氮貯罐,液氮貯罐的儲液腔通過管道依次與冷媒池Ⅰ、冷媒池Ⅱ、空溫式汽化器、穩壓裝置連通,穩壓裝置的出氣管道為氮氣的對外供氣管道,冷媒池Ⅰ的冷媒出口通過管道與冷凍機的冷媒進口管道連通,冷凍機的冷媒出口管道與冷媒池Ⅱ的冷媒循環管道連通,冷媒池Ⅱ出口管道與空溫式汽化器進口管道連通。
上述的冷媒池Ⅰ、冷媒池Ⅱ均設置有溫度表,穩壓裝置上設置有壓力表。
上述空溫式汽化器與穩壓裝置之間的連通管道上設置有放空管道,放空管道上設置有放空閥。
上述的放空管道上設置有電控放空閥。
上述的冷媒池Ⅰ的進口與出口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一連通管,第一連通管上設置有電控閥。
上述的冷媒池Ⅰ的進口管道與冷媒池Ⅱ的出口管道上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二連通管,第二連通管上設置有電控閥。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作為冷媒的液氮經冷媒池Ⅰ換熱,復熱的氮氣繼續作為冷媒經過冷凍機組降低冷凍機組的負荷,降低能耗,液氮貯罐內的液氮經過冷媒池Ⅰ、冷媒池Ⅱ復熱后并經過空溫式汽化器、穩壓裝置通入氮氣供氣系統,使得裝置即充分利用液氮冷量為冷凍機提供冷媒,液氮換熱后轉變成的氮氣又解決了為氮氣供氣系統提供氮氣的問題,提高了原料液氮使用率,降低了終端產品的生產成本,適用于液氮對外提供氮氣的供氣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原理方框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2:
一種利用液氮冷量的氮氣供氣裝置,包括液氮貯罐10,液氮貯罐10的儲液腔通過管道依次與冷媒池Ⅰ、冷媒池Ⅱ、空溫式汽化器13、穩壓裝置14連通,穩壓裝置14的出氣管道為氮氣的對外供氣管道,冷媒池Ⅰ的冷媒出口通過管道16與冷凍機15的冷媒進口管道連通,冷凍機15的冷媒出口管道與冷媒池Ⅱ的冷媒循環管道連通,冷媒池Ⅱ出口管道與空溫式汽化器進口管道連通。
上述的冷媒池Ⅰ、冷媒池Ⅱ上均設置有溫度表T,穩壓裝置14上設置有壓 力表P。
上述空溫式汽化器13與穩壓裝置14之間的連通管道上設置有放空管道19,放空管道19上設置有放空閥V12。
上述的放空管道19上設置有電控放空閥V13。
上述的冷媒池Ⅰ的進口與出口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一連通管17,第一連通管17上設置有電控閥V3。
上述的冷媒池Ⅰ的進口管道與冷媒池Ⅱ的出口管道上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二連通管18,第二連通管18上設置有電控閥V4。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發明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天氣體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海天氣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193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節氣動隔離開關
- 下一篇:路面承載能力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