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包皮環線切割縫合器的縫合釘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10461.2 | 申請日: | 2014-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70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吳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冠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6 | 分類號: | A61B17/326;A61B17/115 |
| 代理公司: | 溫州高翔專利事務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寶 |
| 地址: | 32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皮 環線 切割 縫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在一次性包皮環線切割縫合器上使用的縫合釘。?
背景技術
包皮過長或包莖是男性常見的生殖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自身生殖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皮過長容易藏污納垢,導致龜頭包皮炎癥,影響正常的夫妻生活,并且增加性伴患宮頸炎癥及宮頸癌的機會。包皮切除手術是治療包皮過長和包莖的有效方法。
目前包皮過長通常采用常規包皮環切術和切割縫合器的方法。常規包皮環切術采用手工切割縫合,使得包皮切口不平整,術中出血較多,手術時間長。現有的切割縫合器雖然有著切口平整、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的特點,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現有的切割縫合器采用將縫合釘直接釘合在皮膚的方式,縫合釘容易陷入或切割皮膚組織,影響患者的舒適度,或造成術后對皮膚的損傷和留下疤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對皮膚組織起到隔離保護的縫合釘。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包皮環線切割縫合器的縫合釘,其特征在于:包括釘架、釘體和墊片,釘體的數量為兩個,分設在釘架的兩側,釘體和釘架一體設置,墊片套設在兩個釘體之間,墊片可在釘體的軸向上下活動。
作為一種改進,墊片為矩形片狀結構,墊片相對應的兩側邊設置有凹槽,凹槽與釘體的大小相匹配。
作為一種改進,釘體的端部具有斜口。
作為一種改進,墊片為軟性塑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縫合釘上設置墊片,墊片套設在兩個釘體之間,墊片被良好的限位,并可隨縫合釘在切割縫合器中被推送;縫合釘釘入皮膚組織,墊片有效隔離開縫合釘的釘架和皮膚,保證縫合釘不會陷入皮膚組織,從而避免術后對皮膚的損傷和留下疤痕,便于術后脫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包皮環線切割縫合器的縫合釘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釘架1、釘體2和墊片3,釘體2的數量為兩個,分設在釘架1的兩側,釘體2和釘架1一體設置,墊片3套設在兩個釘體2之間,墊片3可在釘體2的軸向上下活動。在縫合釘上設置墊片3,墊片3套設在兩個釘體2之間,墊片3被良好的限位,可隨縫合釘在切割縫合器中被推送,縫合釘釘入皮膚組織,墊片3有效隔離開縫合釘的釘架1和皮膚,保證縫合釘不會陷入皮膚組織,從而避免術后對皮膚的損傷和留下疤痕,便于術后脫釘。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墊片3為矩形片狀結構,墊片3相對應的兩側邊設置有凹槽31,凹槽31與釘體2的大小相匹配。矩形片狀結構使手術中釘架1與皮膚組織被完全隔離開,且凹槽31與釘體2的大小相匹配,墊片3不易脫離縫合釘,確保墊片3正常發揮作用。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釘體2的端部具有斜口21。在使用中,縫合釘裝入存放縫合釘的釘倉中,被推釘機構推送出釘倉,穿過組織后被相匹配釘板頂住,釘體2壓彎變形,斜口21可與釘板上的槽相配合,完成兩個釘體2相向即向內側變形,縫合切口。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墊片3為軟性塑料。軟性塑料制成的墊片3在縫合釘和皮膚組織之間起到良好的緩沖作用,使患者在術后更加舒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冠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溫州冠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104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