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回用雨水水質穩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07643.4 | 申請日: | 2014-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92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敏;李建;張戈;江文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強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水 水質 穩定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回用雨水水質穩定系統。
背景技術
雨水是一種可利用的重要水資源。由于降雨時間和過程的隨機性較大,因此在收集利用雨水時,需將降雨時收集起來的雨水在調蓄池內貯存足夠長的時間,以保證在非降雨時段均勻連續地供用戶使用。雨水進入調蓄池之前,會通過地表或建筑物表面匯流,因此貯存在雨水調蓄池中的雨水含有在地表和建筑物表面沖刷時所攜裹的各類污染物。
目前,國內外尚無專門對雨水調蓄池內回用雨水水質進行穩定處理的技術,普遍只進行雨水末端過濾等物化處理,因此在長期貯存雨水調蓄池中的各類污染物難以被有效地去除。有機污染物會酸化溶解在水體中并耗盡水體中的氧,大量懸浮態和固態污染物則會以泥渣的形式沉降到雨水調蓄池池底,導致回用雨水水質惡化、變黑發臭、甚至導致取水管道堵塞使后續的雨水處理設備受損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消除雨水調蓄池中雨水因長時間貯存可能產生的水體腐化變質的回用雨水水質穩定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回用雨水水質穩定系統,包括雨水調蓄池和與雨水調蓄池連通的雨水處理系統,所述雨水調蓄池底部均勻布置有多個曝氣頭,曝氣頭與供氧系統連通;雨水調蓄池水體內設有浮架,浮架上設有生物載體層。
進一步的,所述供氧系統包括空氣壓縮機和氣壓罐,空氣壓縮機、氣壓罐和曝氣頭之間通過管路串聯接通。
進一步的,所述雨水調蓄池底部分散布置有多個開口向下的喇叭型吸水口,喇叭型吸水口通過管道連接至雨水處理系統。
進一步的,所述雨水調蓄池水體內設有溶氧儀,所述供氧系統與曝氣頭之間的管路上設有供氣閥,溶氧儀與供氣閥均與PLC控制器接通。
進一步的,所述浮架上方固定連接有浮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曝氣頭向雨水調蓄池提供微氣泡復氧和設置生物載體層,在雨水調蓄池的水體內建立起有氧生態環境系統,有效降解了雨水調蓄池中的各類有機污染物,消除了雨水調蓄池中雨水因長時間貯存可能產生的水體腐化變質對回用水質的影響,使回用雨水水質處于良好狀態并在經過雨水處理系統處理后,滿足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的標準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雨水調蓄池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0-雨水調蓄池,20-曝氣頭,30-供氧系統,31-空氣壓縮機,32-氣壓罐,40-浮架,50-浮筒,60-生物載體層,70-喇叭型吸水口,80-雨水處理系統,90-溶氧儀,100-供氣閥,110-PLC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回用雨水水質穩定系統,包括雨水調蓄池10和與雨水調蓄池10連通的雨水處理系統80,所述雨水調蓄池10底部均勻布置有多個曝氣頭20,曝氣頭20與供氧系統30連通;雨水調蓄池10水體內設有浮架40,浮架40上設有生物載體層60。在雨水調蓄池10中氧含量不足時,供氧系統30向曝氣頭20輸入空氣,空氣通過曝氣頭20上的微孔進入水體并形成直徑為2mm-3mm的氣泡群,氣泡群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動;氣泡中的氧會通過氣泡壁的氣-水界面擴散進入水體中,在不劇烈擾動水體的同時向水體中復氧。
由于浮架40設置在水體內,因此生物載體層60能夠充分接觸水體;在復氧后的有氧環境下,生物載體層60上的微生物能夠有效地將各類有機污染物降解為如CO2和碳水化合物等對水質無害的物質,避免了污染物發生酸解,從而消除了雨水調蓄池10中雨水因長時間貯存可能產生的水體腐化變質對回用雨水水質的影響。
為了提高復氧效率,如圖2所示,所述供氧系統30包括空氣壓縮機31和氣壓罐32,空氣壓縮機31、氣壓罐32和曝氣頭20之間通過管路串聯接通。此時通入曝氣頭20中的空氣為經過空氣壓縮機31加壓后的具有額定設計壓力和流量的高壓空氣;高壓空氣中的分子動能較大,會使得空氣中的氧向水體中的擴散速率變快,從而提升了復氧效率;此外,速度較快的氣泡群在移動過程中會形成氣泡羽流,氣泡羽流能夠卷吸周邊水體進入其內,從而起到循環置換雨水調蓄池10內水體的作用,使雨水調蓄池10內水體各處的氧含量更為均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076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