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酸適配體/納米金修飾固相微萃取石英毛細管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57526.1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69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剛;郝麗賢;郭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15/08 | 分類號: | B01D15/08;G01N30/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核酸 適配體 納米 修飾 固相微 萃取 石英 毛細管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分析測試儀器領域,涉及到新型固相微萃取形式的核酸適配體/納米金修飾的石英毛細管的制備方法,該毛細管適用于復雜生物樣品中痕量、超痕量腺苷、三磷酸腺苷、茶堿等核苷酸或生物堿類組分快速、高效、高選擇性分離富集。
背景技術
樣品前處理是樣品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整個樣品分析過程中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分析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傳統樣品前處理技術如液-液萃取、溶劑提取、索氏提取、柱色譜等,普遍存在耗時、低效、有毒有機溶劑用量大、操作較繁瑣等問題,因此,發明簡單、快速、高效、綠色、高選擇性、自動化的樣品前處理技術是分析復雜樣品如血漿、尿液、醫藥、環境樣品和食品中痕量或超痕量待測組分的重要方面。
固相微萃取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項新穎的樣品前處理與富集技術,它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學的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組于1989年首次進行開發研究,屬于非溶劑型選擇性萃取法。SPME已由美國Supelco公司在1993年實現商品化,其裝置類似于一支氣相色譜的微量進樣器,萃取頭是在一根石英纖維上涂上固相微萃取涂層,外套細不銹鋼管以保護石英纖維不被折斷,纖維頭可在鋼管內伸縮。將纖維頭浸入樣品溶液中或頂空氣體中一段時間,同時攪拌溶液以加速兩相間達到平衡的速度,待平衡后將纖維頭取出插入氣相色譜汽化室,熱解吸涂層上吸附的物質。被萃取物在汽化室內解吸后,靠流動相將其導入色譜柱,完成提取、分離、濃縮的全過程。固相微萃取技術幾乎可以用于氣體、液體、生物、固體等樣品中各類揮發性或半揮發性物質的分析,已在環境、生物、工業、食品、臨床醫學等領域的各個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整個固相微萃取裝置中,其關鍵部分是萃取頭。固相微萃取發展到現在已有多種形式出現,包括管內固相微萃取、纖維針式固相微萃取、萃取攪拌棒、膜萃取等。固相微萃取的萃取頭通常是以石英纖維作為載體,將不同的材料凃漬或固定在其表面,應用廣泛可用于氣體、液體和固體中的揮發性、半揮發性、難揮發性物質的萃取富集。但纖維針式固相微萃取頭易破損,涂層易脫落。萃取攪拌棒是用吸附攪拌棒代替石英纖維,吸附攪拌棒一般是內有鐵芯的玻璃棒,表面覆蓋涂層。與傳統SPME相比,萃取攪拌棒的固定相體積大,精密度高,重現性好,具有更高的富集倍數,更適合于痕量物質的分析。膜萃取是在基底材料(鋁鉑,平面玻璃等)的表面上均勻地凃漬涂層材料,形成膜狀的萃取涂層。固相微萃取膜是一種全新的分離方法,其將固相微萃取技術的吸附性和膜分離的選擇性通過定向合成的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具備了兩種方法的優點:少溶劑,方便簡單,少污染。但萃取攪拌棒和膜萃取都不易與儀器聯用。而管內固相微萃取在毛細管內壁凃漬涂層作為萃取頭。由于毛細管柱方便易得,使用壽命長,并且內徑小涂層薄,與傳統的SPME外涂萃取針相比樣品擴散快,平衡時間短,故多與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聯用,用于環境分析和藥品分析。其萃取表面積大且固定相膜薄,所以脫附比較容易,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SPME萃取形式。SPME裝置中對萃取起決定作用的是所用的吸附涂層材料,目前,已有幾種商品化的SPME熔融石英纖維涂層出現,最常用的高分子涂層材料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不同規格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適用于不同沸點和極性的物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則適用于強極性的物質。后來又出現了聚乙二醇等涂層材料。但是現在大部分商品化涂層是通過物理作用吸附到萃取頭表面,選擇性不高,穩定性較差,在有機溶劑里也不穩定,且不適合于處理極性或堿性物質,從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圍。而新型的涂層的選擇性相對于商品化涂層有一定提高,但分析對象范圍較窄,且選擇性仍不夠強。為此,國內外眾多研究小組開發了各種新型SPME涂層材料,如聚噻吩、聚苯胺、聚醚砜酮、離子液體、單壁碳納米管、多壁碳納米管、富勒烯、冠醚、β-環糊精、杯芳烴等,其中被稱為第一、第二、第三代主體化合物的冠醚、β-環糊精、杯芳烴涂層材料在選擇性方面有一定提高。近年來,具有選擇性高、穩定性好、制備簡單等特點的分子印跡聚合物(MIP)成為SPME涂層材料的研究熱點。但MIP合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非特異性結合位點,且在生物樣品(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分析中的應用受到較大限制。因此,水溶液樣品適用性好、選擇性更強的生物識別體系對于復雜生物樣品中痕量、超痕量組分分析是較好的選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師范大學,未經華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75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