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54763.2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01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振鵬;曾國家;禹洋;李福彬;朱啟維;湯小生;謝世濱;吳成明;馮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563 | 分類號: | H01M10/6563;H01M10/6556;H01M10/65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電池 風道 冷卻系統 | ||
1.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包括電池包殼體(5),其特征是,還包括進風管道(3)及排風管道(4),所述電池包殼體的頂面上設有上通風口,電池包殼體的底面上設有下通風口,所述進風管道的一端與上通風口密封連接,另一端與汽車乘員艙相連通;所述排風管道一端與下通風口密封連接,另一端與車身外部空間相連通,所述排風管道與下通風口之間或排風管道上設有排風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汽車行李箱隔板(1)上設有進風口,所述進風管道位于汽車行李箱隔板下方,所述進風管道的上端口與進風口密封連接,進風管道的下端口與上通風口密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汽車行李箱隔板上、位于進風口正上方設有開口朝向車頭的導風罩(2);所述排風管道上遠離下通風口的一端朝向車尾。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上通風口由左、右上通風口構成,所述進風管道呈Y形,其由主進風管(31)及與主進風管連通的左、右支路進風管(32、33)構成;所述左支路進風管的端口與左上通風口密封連接,所述右支路進風管的端口與右上通風口密封連接,所述主進風管的端口與汽車乘員艙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支路進風管的端部分別設有導流罩(34),且導流罩與對應的左、右上通風口密封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下通風口由左、右下通風口構成,所述排風管道由左、右排風管道(41、42)構成,左排風管道的一端與左下通風口密封連接,另一端汽車外部空間相連通,并且左排風管道與左下通風口之間或左排風管道上設有排風機;右排風管道的一端與右下通風口密封連接,另一端汽車外部空間相連通,并且右排風管道與右下通風口之間或右排風管道上設有排風機。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車載電池包風道冷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還包括導流管道(9),出風管道(15)及負壓抽吸容器(13),所述電池包殼體的底面上還設有抽風口(6),
所述負壓抽吸容器位于電池包殼體的下方,負壓抽吸容器的頂面上設有通風孔(8),負壓抽吸容器的側面上還設有進氣孔(11)及排氣孔(14),且進氣孔與排氣孔位于抽吸容器的相對兩側面,抽吸容器內設有由進氣孔往排氣孔方向延伸的噴氣管(12),該噴氣管的一端與進氣孔密封連接,另一端靠近排氣孔;
所述抽風口與通風孔之間通過第一連接管(7)相連通;所述導流管道固定在車身的下方,且導流管道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導流管道的前端口朝前設置,導流管道的后端口通過第二連接管(10)與進氣孔密封連接;所述出風管道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出風管道的前端口與排氣孔密封連接,出風管道的后端口朝后設置,并與車身外部空間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476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