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旱薄土壤培育型有機肥及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54225.3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57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杜志勇;楊學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海森現代農業專業合作聯合社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7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壤 培育 有機肥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旱薄土壤培育型有機肥及制備方法及應用,屬有機肥制備領域。
技術背景
旱薄土壤培肥型有機肥主要針對以雨養為主的丘陵薄地保水培肥功能進行強化的新產品。我國的丘陵薄地面積較大,僅種植甘薯的丘陵薄地全國就有3500-4000萬畝。其單一地塊面積較狹小,多呈條帶性分布,伴有一定的坡度,且土壤質地常為發育不夠完全的粗骨性土,砂多土少,保水保肥性差,作物產量長期趨于較低水平。主要種植花生和甘薯等抗旱作物。本發明所涉及的旱薄土壤培肥型有機肥是將結構性保水材料與高有機質物料相融合的新產品,可較好的滿足穴栽作物(甘薯、花生等)在旱薄地上的種植要求,可有效的鎖住穴栽時的瓢水,保證苗期的成活率,同時可以通過較好的保肥性能實現水分和養分向作物根區的同步供應,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增加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旱薄土壤培育型有機肥,包括活性腐殖酸材料60-80份、強化材料20-40份,均為重量份。
進一步的,所述活性腐殖酸材料為天然腐殖酸通過生物發酵活化工藝制備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天然腐殖酸的組分及重量份為:糖廠濾泥40-60份,草炭0-20份,褐煤0-20份、風化煤0-20份、廢煙絲末0-10份,干牛糞10-20份,干雞糞10-20份,鮮豬糞0-20份,食用菌渣0-20份,鮮木薯渣0-20份,尿素1-5份,鈣鎂磷肥0-5份,氯化鉀0-2份,細木屑0-10份,生物腐植酸(BFA)粉0.5-1份。
進一步的,所述生物發酵活化工藝是將天然腐殖酸混合后,在發酵倉內進行好氧發酵,其工藝條件為發酵罐中溫度不低于55℃,發酵時間不低于72h。
進一步的,所述強化材料為硫酸銨、磷酸二銨、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羥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鉀、粉煤灰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的,所述強化材料的組分及重量份為:硫酸銨1-5份,磷酸二銨1-5份,硫酸鉀1-5份,磷酸二氫鉀0-5份,羥基纖維素0-1份,聚乙烯醇0-2份,聚丙烯酰胺0-2份,聚丙烯酸鉀0-5份,粉煤灰0-20份。
本發明的一種旱薄土壤培育型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1)采用天然腐植酸為原料通過活化工藝制備活性腐植酸材料;
2)以活性腐植酸材料為基材,將強化材料與基材通過粉體流化復配技術進行復混;
3)將得到的復混均勻的粉體通過低溫制粒工藝進行制粒,經表面處理后即可制得本發明的果園土壤改良型有機肥。
本發明的一種旱薄土壤培育型有機肥應用于丘陵薄地穴栽作物的基肥施用。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涉及的新型有機肥產品采用“功能強化”技術,該技術與普通有機肥生產技術相比較,其主要優勢在于首先確定需要強化的主要功能方向,如酸化土壤的改良、土傳病害的防治、旱薄土壤的培肥等,并以此為強化目標,采取融合與該目標相符合的強化材料,如氧化鎂,氧化鋅,脲酶抑制劑,枯草芽孢桿菌,酵素菌,根際促生菌,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羥基纖維素,碳氮化鈣,海藻酸鈉,硫酸多糖等,以突出其目標功能。從技術上講,并不是一系列物料的簡單混合,而是為保證目標功能的實效性,采取的多種技術的融合。
普通有機肥料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復混與制粒兩大工序,本發明產品所采用的生產工藝是在普通有機肥料生產工藝的基礎上融合“強化”工序,該工序根據產品目標功能的要求融合于復混工藝和制粒工藝過程中或獨立于二者外,其目的是更有利于發揮強化材料的功能特性。如為保證強化菌劑的生物活性采用的低溫制粒工藝,為保證微量強化材料在產品中的均勻度而采用的粉體流化復配工藝等。
所述粉體流化復配工藝是一種用于生產粉劑水溶肥的摻混工藝,將過1-4mm篩的粉體物料按照預先設定的重量比例稱量后加入復配機倉體中,通過引風機和空氣壓縮機形成的高壓氣流使物料在倉體內不斷流化,均勻混合。達到微量原料在料體中的均勻分布。
所述低溫制粒工藝是一種螺桿擠壓造粒工藝,物料經粉體流化復配后均勻分散,通過喂料機進入擠壓造粒機,通過螺桿擠壓的方法將物料擠壓成棒狀,然后常溫常壓下經顆粒整形機拋光整形成球狀顆粒。整個過程不超過40攝氏度,尤其不會超過微生物菌劑的常規臨界溫度55攝氏度,達到保護菌劑活性的目標。
復混工藝和制粒工藝二者是相對獨立的,在生產流程上復混在先制粒在后,且可通過傳輸帶和喂料機進行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旱薄土壤培育型有機肥,包括活性腐殖酸材料60-80份、強化材料20-40份,均為重量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海森現代農業專業合作聯合社,未經山東海森現代農業專業合作聯合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42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質炭基復合肥的生產設備及其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芥菜生長有機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