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軋輥芯的冒口保溫劑及冒口補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53694.3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86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宋子印;王會群;胡慶輝;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27/04 | 分類號: | B22D27/04;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眾志華清知識產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郝家寶 |
| 地址: | 054025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輥 冒口 保溫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軋輥鑄造領域,尤其是一種軋輥芯的冒口補縮方法。
背景技術
在軋輥鑄造過程中,軋輥表面的工作面和內部的軋輥芯通常采用不同的材質進行鑄造,通常是先采用離心方法澆注高合金鋼等材質的工作面,以提高軋輥工作面的耐磨性及使用壽命。然后在圓柱形離心軋輥工作面的芯部澆注高強度球磨鑄鐵等材料,澆筑完畢后,需要對冒口表面進行保溫操作,以便保證冒口內的鑄液順序凝固,保證補縮,從而得到致密的冒頸組織。如果不對冒口表面進行保溫操作,則整個冒口端部會產生氣孔、縮孔、縮松等瑕疵,造成200~500mm的冒頸致廢,在使用時需加工掉,造成資源浪費。軋輥芯的重量和尺寸越大,需要的鑄液越多,鑄造工藝也就越復雜,軋輥芯的凝固時間就越長,缺陷就越多,質量控制就越困難。
現有的一種保溫工序通常采用冒口吹氧加熱的方法來進行,需要進行兩次操作,每次需要進行5~7分鐘,每次間隔50分鐘,整個保溫過程達1個多小時之久。由于軋輥熱輻射,工人勞動強度大,消耗成本大。因此,為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時間,節約了生產成本,需要探索創新方法替代保溫操作?,F有的另一種保溫工序是采用覆蓋草木灰、粉煤灰、碳化稻殼等保溫劑進行保溫的,存在著保溫效果差、鋪展性差、增展性差及環境污染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軋輥芯的冒口保溫劑及冒口補縮的方法,以提高補縮效果、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時間、節約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軋輥芯的冒口保溫劑,所述冒口保溫劑的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為,
所述冒口保溫劑的各組分通過混合、造粒、烘干等工藝制備出保溫劑顆粒,保溫劑顆粒中粒度小于80目的顆粒占保溫劑總量的比例≥80%,所述冒口保溫劑的熔點為1200~1300℃,水分含量<0.5%。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一種軋輥芯的冒口保溫劑,所述冒口保溫劑的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為,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用所述的冒口保溫劑進行軋輥芯冒口補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軋輥芯澆注完成后的一定時間內,向冒口內的鑄液表面撒冒口保溫劑;
步驟2)、用工具將冒口保溫劑均勻覆蓋在鑄液表面。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一定時間為30~150s。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步驟2)中是按同一方向的圓周路徑將保溫劑均勻平鋪在鑄液的表面并且不能露出紅色液面。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工具為扒子,所述扒子包括通過鐵質尖三角固定在圓柱形鋼質扒子桿端部的木質平板型扒子頭。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保溫劑用量與冒口半徑、保溫劑厚度之間的關系為,
其中,Q為保溫劑用量,單位為Kg;r為冒口半徑,單位為mm;h為保溫劑厚度,單位為mm;ρ為鐵水密度,取7.0×103Kg/m3。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保溫劑厚度h為40~8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取得的技術進步是:
本發明的一種軋輥芯的冒口保溫劑及冒口補縮的方法,具有提高補縮效果、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時間、節約生產成本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未經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36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粉末冶金用錐孔式雙錐混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熔點合金觸變成形裝置及成形工藝





